成语拼音:bié wú tā fǎ
成语解释:
成语出处: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
繁体字形:别无它法
英文翻译:There is no other way
别:[bié]1.分离:告别。临别纪念。久别重逢。别了,我的母校。2.另外:别人。别称。别有用心。3.转动;转变:她把头别了过去。这个人的脾气一时别不过来。4.姓。5.区分;区别:辨别。鉴别。分门别类。6.差别:天渊之别。7.类别:性别。职别。派别。级别。8.用别针等把另一样东西附着或固定在纸、布等物体上:把两张发票别在一起。胸前别着一朵红花。9.插住;用东西卡住:皮带上别着一支枪。把门别上。10.用腿使绊把对方摔倒。11.两辆车朝同一方向行驶时,一辆车强行驶入另一辆车的车道,使不能正常行进:别车。12.表示禁止或劝阻,跟“不要”的意思相同:别冒冒失失的。你别走了,在这儿住两天吧。别一个人说了算。13.表示揣测,通常跟“是”字合用(所揣测的事情,往往是自己所不愿意的):约定的时间都过了,别是他不来了吧?[biè]改变别人坚持的意见或习性(多用于“别不过”):我想不依他,可是又别不过他。
无:[wú]1.没有(跟“有”相对):从无到有。无产阶级。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2.不:无论。无须。3.不论:事无大小,都有人负责。4.同“毋”。5.姓。[mó]见【南无】。
它:1.人称代词。称人以外的事物:这杯牛奶你喝了它。2.姓。
法:1.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,由国家制定或认可,受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的总称,包括法律、法令、条例、命令、决定等:合法。犯法。变法。军法。婚姻法。绳之以法。依法治国。2.方法;方式:办法。用法。土法。加法。这件事没法儿办。3.标准;模范;可以仿效的:法帖。法书。取法乎上。4.仿效;效法:师法。法其遗志。5.佛教的道理:佛法。现身说法。6.法术:作法。斗(dòu)法。7.姓。8.指法国:法语。法文。9.法拉的简称。一个电容器,充以1库电量时,电势升高1伏,电容就是1法。
哎哟,说到“别无它法”这个成语,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是“没招了,只能硬着头皮上”。比如说,小明考试前压根没复习,结果发现知识点完全不会,这时候他可能会一拍大腿说:“得了,今晚通宵吧,真是别无它法啊!”你瞅瞅,这种场景是不是特真实?说白了,这成语就是用来形容人被逼到墙角,只能选最后一条路的时候。
那问题来了,为啥“别无它法”能这么戳中人心呢?说白了,谁都经历过那种“选无可选”的无奈时刻。比如老张的电脑突然死机,文件还没保存,他急得抓耳挠腮,最后只能苦笑着重启——这时候用“别无它法”形容简直不要太贴切。不过话说回来,这种“被迫选择”真的完全没其他路子吗?有时候可能只是咱们没发现隐藏选项罢了。
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吧:小红想减肥,试过节食、跑步、甚至针灸,结果体重还是纹丝不动。最后她一咬牙报了健身房私教课,边练边嘀咕:“真是别无它法了,再不行我就认命!”你看,这时候用成语既表达了决心,又带点自嘲的幽默感。不过话说回来,减肥这事儿真的只有花钱请教练这一条路吗?搞不好调整饮食结构或者培养运动习惯也能破局呢。
有意思的是,我发现现在年轻人用这成语时总带着点“破罐子破摔”的洒脱。比如同事小王赶项目进度,明明可以申请延期,他却非说“今晚必须肝完,别无它法!”你品,这哪是真没选择,分明是给自己打鸡血嘛!所以啊,有时候“别无它法”更像是一种心理暗示,帮人快速做决定,而不是真的山穷水尽了。
话说回来,咱老祖宗造这成语的时候估计没想到,现代社会“选择困难症”反而成了常态。就拿点外卖来说,有人对着满屏商家纠结半小时,最后来句“算了,还是吃常点的那家吧,别无它法!”你说这是真没得选,还是懒得动脑子?所以说啊,关键不在于有没有选择,而在于敢不敢为自己的决定买单。
最后唠叨一句:下次遇到自称“别无它法”的情况,不妨先深呼吸三次。就像我家楼下卖煎饼的大爷常说的:“办法总比困难多,你以为的绝路,拐个弯说不定就是新胡同呢!”这话糙理不糙,你细品是不是这个理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