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lì chǐ líng yā
成语解释:伶:通“灵”,灵活,乖巧。能说会道。
成语出处:元·张国宾《合汗衫》第二折:“你休听那厮说短论长,那般的利齿伶牙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人口才好
繁体字形:利齒伶牙
英文翻译:Good teeth
利:1.锋利;锐利(跟“钝”相对):利刃。利爪。2.顺利;便利:不利。成败利钝。3.利益(跟“害、弊”相对):利弊。有利。兴利除害。4.利润或利息:暴利。薄利多销。本利两清。5.使有利:利国利民。毫不利己,专门利人。6.姓。
齿:1.牙12.物体上齿形的部分:锯齿儿。梳齿儿。篦子缺了几个齿儿。3.带齿儿的:齿轮。4.并列;引为同类:齿列。不齿于人类。5.年龄:序齿。齿德俱尊。6.说到;提起:齿及。不足齿数(shǔ)。
伶:旧时指戏曲演员:伶人。名伶。坤伶。老伶工(年老有经验的演员)。
牙:1.人和高等动物咬切、咀嚼食物的器官,由坚固的骨组织和釉质构成。人的牙按部位和形状的不同,分为切牙、尖牙、前磨牙、磨牙。通称牙齿,也叫齿。2.特指象牙:牙筷。牙章。牙雕。3.形状像牙齿的东西:牙子。4.姓。5.牙子2:牙行。
“利齿伶牙”到底是什么意思?简单来说,就是形容一个人口才好、能言善辩,甚至有点“说话带刺”的感觉。比如同事小张总能三言两语化解客户的不满,大家开玩笑说:“小张这利齿伶牙的,黑的都能说成白的!”
为什么这个成语常带点负面色彩?其实关键在于“使用场景”。比如朋友聚会时,有人用利齿伶牙逗得全场大笑,这是优点;但若在家庭矛盾中句句顶撞长辈,就容易显得刻薄。就像邻居家小孩非要买玩具时嚷着“你们上次答应我的”,妈妈无奈摇头:“你这利齿伶牙的,长大当律师算了!”
有人问:“利齿伶牙是天生的吗?”我倒觉得更像是后天锻炼的结果。观察身边那些“说话高手”,往往具备两个特点:一是逻辑清晰,能快速抓住重点;二是懂得换位思考,知道对方想听什么。比如菜市场里,卖菜大妈笑眯眯地对顾客说:“这菜早上刚摘的,比超市新鲜还便宜三块!”短短一句话既摆事实又给实惠,谁能拒绝?
不过要提醒的是,利齿伶牙不该成为伤人的武器。曾见过业务员用话术忽悠老人买保健品,虽然签了单子,却丢了口碑。真正高明的口才,应该像中医开的药方——既能解决问题,又不会留下副作用。就像社区调解员王姐,总能用温和的话语让吵架的夫妻重归于好,这才是利齿伶牙的正面示范。
最后留个小思考:当遇到特别能说会道的人,是羡慕他们的表达能力,还是警惕可能的话术陷阱?或许答案在于我们如何运用这种能力——就像菜刀能切菜也能伤人,关键看握刀的手带着怎样的心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