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lì shēn huò sù
成语解释:获利愈多,灾祸来得愈快。
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 皇后纪》序:“任重道悠,利深祸速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繁体字形:利深禍速
英文翻译:Quick and bad
利:1.锋利;锐利(跟“钝”相对):利刃。利爪。2.顺利;便利:不利。成败利钝。3.利益(跟“害、弊”相对):利弊。有利。兴利除害。4.利润或利息:暴利。薄利多销。本利两清。5.使有利:利国利民。毫不利己,专门利人。6.姓。
深:1.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(跟“浅”相对,2.—3.同):深耕。深山。这院子很深。4.深度:这里的河水只有三尺深。这间屋子宽一丈,深一丈四。5.深奥:由浅入深。这本书很深,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。6.深刻;深入:深谈。影响很深。7.(感情)厚;(关系)密切:深情。两人的关系很深。8.(颜色)浓:深红。深绿。颜色太深。9.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:深秋。夜已经很深了。10.很;十分:深知。深信。深恐。深表同情。深有此感。11.姓。
祸:1.灾难;不幸的事或情况。与“福”相对:灾祸。闯祸。2.损害:祸国殃民。
速:1.迅速;快:火速。速战速决。2.速度:风速。光速。声速。车速。时速。3.姓。4.邀请:不速之客。
“利深祸速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,但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就容易理解了。比如有人为了赚快钱,把全部积蓄投入一个号称“稳赚不赔”的理财项目,结果平台跑路血本无归——这就是被表面的利益深度吸引,反而加速了灾祸的到来。那么为什么高收益往往伴随高风险?因为事物的价值规律就像弹簧:压得越狠,反弹时冲击力越大。
再看历史中的典型案例。明朝郑和下西洋时,船队带回的胡椒让朝廷获利颇丰,但过度依赖香料贸易反而导致国内农业荒废。当海禁政策突然收紧,整个经济链瞬间崩塌。短期暴利是否值得牺牲长远发展?就像用高压锅煮饭,火候控制不好随时可能爆炸,持续的小火慢炖反而更安全。
现代职场中也常见类似现象。某互联网公司为抢占市场,要求员工连续半年“996”冲刺,结果产品上线后出现重大漏洞,不仅失去用户信任,核心团队也集体离职。拼命追逐目标时,我们是否忽略了系统承载能力?这让我想到马拉松运动员的智慧:真正的高手不会在起跑时耗尽体力。
个人认为,这个成语揭示了一个反直觉的生存智慧:有时候退半步反而能走得更远。就像炒股时设置止损线,种田时保留休耕期,看似“损失”了短期利益,实则是给系统留出缓冲空间。毕竟,暴雨中的竹子懂得弯腰,沙漠里的骆驼知道储水,自然界早把生存哲学写在了基因里。
面对诱惑时,不妨多问自己两个问题:这个决策三个月后会产生什么影响?如果失败,最坏结果是否在承受范围内?保持这样的思考习惯,就像给疾驰的马车装上刹车,既能抓住机遇,又不至于失控翻车。毕竟,人生是场耐力赛,懂得控制节奏的人才能跑到终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