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chū
  • zhī
  • ché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chū dù zhī chén

成语解释:初度:初生之时;辰:日子。指生日

成语出处:战国·楚·屈原《离骚》:“皇揽揆余初度兮,肇锡余以嘉名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;指生日

繁体字形:初度之辰

英文翻译:The first day

初度之辰的意思

初:1.开始的:初夏。初冬。2.开始的一段时间:年初。月初。本学期初。3.第一个:初伏。初旬。初一(农历每月的第一天,等于“第一个一”,区别于“十一、二十一”)。初十(农历每月的第十天,等于“第一个十”,区别于“二十、三十”)。4.第一次;刚开始:初试。初出茅庐。初学乍练。5.最低的(等级):初级。初等。6.原来的:初心。初志。初愿。7.原来的情况:和好如初。8.姓。

度:[dù]1.计量长短:度量衡。2.表明物质的有关性质所达到的程度,如硬度、热度、浓度、湿度等。3.计量单位名称。a)弧或角,把圆周分为360等份所成的弧叫1度弧。1度弧所对的圆心角叫1度角。1度等于60分。b)经度或纬度,如北纬38度。c)电量,1度即1千瓦小时。d)眼镜焦度的单位,1度等于0.01米-1。4.程度:极度。知名度。透明度。高度的责任感。5.限度:劳累过度。以能熔化为度。6.章程;行为准则:法度。制度。7.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。在这个界限内,量的增减不改变事物的质,超过这个界限,就要引起质变。8.对人对事宽容的程度:度量。气度。9.人的气质或姿态:风度。态度。10.姓。[duó]推测;估计:揣度。测度。度德量力。

之:1.往:由京之沪。君将何之?2.人称代词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宾语):求之不得。取之不尽。操之过急。言之成理。取而代之。有过之无不及。反其道而行之。3.人称代词。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不觉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4.指示代词。这;那:之二虫。之子于钓。5.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组成偏正词组。a)表示领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钟鼓之声。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。b)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:光荣之家。无价之宝。缓兵之计。千里之外。意料之中。十分之九。6.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它的独立性,使变成偏正结构:中国之大。战斗之激烈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如因势利导,则如水之就下,极为自然。

辰:1.地支的第五位。见〖干支〗。2.日、月、星的统称:星辰。3.古代把一昼夜分作十二辰:时辰。4.时光;日子:良辰美景。诞辰。5.指辰州(旧府名,府治在今湖南沅陵):辰砂。6.姓。

成语评论

说到"初度之辰"这个成语,大伙儿可能有点陌生。举个接地气的例子:老李给孙子的满月宴请柬上写着"喜逢初度之辰,诚邀共聚同欢",这可比直接说"我家娃满月了"有韵味多了吧?这时候准有人要问:"这文绉绉的说法到底是啥意思?"说白了,"初度之辰"就是指出生之日,源自屈原《离骚》里的"皇览揆余初度兮",古人给生日起的雅称。

记得去年参加书法展,有位老先生在作品落款处题写"适逢初度之辰,作此以志"。我当时就寻思,现在用这个成语的人可不多了。你猜怎么着?后来和老人家聊天才知道,他们家祖辈都是私塾先生,这个用法已经传了三代人。这让我想到,有些传统文化就像老茶壶,用得越久越有味道。

可能有年轻朋友要吐槽:"直接说'生日'不香吗?"这话在理儿!不过就像吃火锅要分清清汤红汤,不同场合得用不同说法。比如给长辈祝寿,用"初度之辰"既显尊重又有文化底蕴;但要是跟哥们儿说"今儿我初度之辰,撸串去",那可得被笑掉大牙。

最近刷短视频看到个有意思的现象:汉服爱好者们开始在生日视频里用这个成语当标签。要我说这就是文化传承的新路子——用年轻人的方式让老词儿焕发新生。就像给旧家具刷层清漆,既保留原貌又适应现代审美。

最后给个小建议:下次写贺卡别光会写"Happy Birthday",试试"欣逢初度之辰,愿顺遂安康"。保准让收件人眼前一亮,说不定还要夸你有文化呢!语言嘛,本来就是活的,老词新用才有意思,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
"初度之辰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