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qiè
  • zhēn
  • guī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qiè mó zhēn guī

成语解释:切:切磋;箴规:规谏,劝戒。互相批评,互相帮助

成语出处:南朝·梁·周兴嗣《千字文》:“交友投分,切磨箴规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互相帮助

繁体字形:切磨箴规

英文翻译:Cutting and grinding rules

切磨箴规的意思

切:[qiē]1.用刀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:切西瓜。把肉切成丝儿。切断敌军退路。2.直线与圆、直线与球、圆与圆、平面与球或球与球只有一个交点时叫做切。[qiè]1.合;符合:文章切题。说话不切实际。2.贴近;亲近:切身。亲切。3.急切;殷切:迫切。恳切。回国心切。4.切实;务必:切记。切忌。切不可骄傲。5.用在反切后头,表示前两字是注音用的反切。如“塑,桑故切”。见〖反切〗。6.姓。

磨:[mó]1.摩擦:脚上磨了几个大泡。我劝了他半天,嘴唇都快磨破了。2.用磨料磨物体使光滑、锋利或达到其他目的:磨刀。磨墨。磨玻璃。铁杵磨成针。3.折磨:他被这场病磨得改了样子了。4.纠缠;磨烦(mò·fan):这孩子可真磨人。5.消灭;磨灭:百世不磨。6.消耗时间;拖延:磨洋工。磨工夫。[mò]1.把粮食弄碎的工具,通常是两个圆石盘做成的:一盘磨。电磨。推磨。2.用磨把粮食弄碎:磨面。磨豆腐。磨麦子。3.掉转;转变:把汽车磨过来。我几次三番劝他,他还是磨不过来。

箴:1.劝告;规诫:箴言。2.旧时一种文体。是规诫性的韵文。3.同“”。

规:1.画圆形的工具:圆规。两脚规。2.规则;成例:校规。革除陋规。3.劝告:规劝。规勉。4.谋划;打主意:规划。规定。5.姓。

成语评论

切磨箴规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复杂,但拆开来看其实很简单。“切”是切磋,“磨”是打磨,“箴”是劝诫,“规”是规范,合起来就是“通过交流讨论来修正行为、提升自我”。比如同事之间互相提建议,朋友指出你的缺点,甚至老师批评作业中的问题,都可以看作“切磨箴规”的体现。

举个实际例子:团队开会时,小李的方案被组长直接否定了。组长说:“你的思路方向没错,但落地细节太粗糙,比如预算部分完全没考虑备用金。”小李一开始有点不服,但仔细一想,发现确实是自己疏忽了。这种直言不讳的反馈,正是“切磨箴规”的职场版本。

有人可能会问:“别人给我提意见,会不会让我丢面子?”其实换个角度看,愿意给你提建议的人,往往才是真正关心你进步的人。就像玉石师傅雕翡翠,不用砂纸反复打磨,原石永远发不出光泽。关键在于接受意见的态度——把“被批评”转化成“获得打磨机会”,成长速度反而更快。

我观察到现代职场有个有趣现象:越是资深的人,越会主动寻求“切磨箴规”。前阵子遇到个项目经理,专门建了个“找茬群”,让组员每周必须给他提三条改进建议。他说:“自己看自己总有盲区,别人敲打几下,比上什么管理课都管用。”这种主动“求打磨”的心态,或许正是快速成长的关键。

再举个生活化的例子:大学生小张准备辩论赛,拉着室友模拟攻辩。室友毫不留情地指出:“你第二个论据的数据是五年前的,早过时了。”虽然当时有点尴尬,但正式比赛时更新数据的小张拿了最佳辩手。你看,有效的“切磨箴规”就像考试前的模拟测验,虽然过程痛苦,结果却实实在在帮到你。

需要提醒的是,“切磨”和“箴规”都要讲究方法。就像木匠刨木头,力度太小不起作用,用力过猛可能直接劈裂。提建议时要具体、有建设性,比如不要说“你PPT做得烂”,而要说“第三页的数据可视化可以用柱状图,对比会更直观”。这样既指出了问题,又给出了解决方案,对方更容易接受。

最后分享个个人观点:在这个AI都能写代码的时代,“切磨箴规”反而显得更珍贵。毕竟机器只会告诉你哪里错了,但真正能推动你进步的,还是那些愿意花时间观察你、督促你的“人类打磨师”。下次遇到给你提意见的人,不妨先别急着反驳,试着说句:“这个角度有意思,咱们再深入聊聊?”

"切磨箴规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