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fēn
  • fáng
  • jiǎn
  • kǒu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fēn fáng jiǎn kǒu

成语解释:亦作“分身减口”。旧时荒年,为减轻家庭负担,维持生计,人口多者每使部分外出逃荒,谓分房减口或分身减口。

成语出处:元·无名氏《合同文字》楔子:“如今为这六料不收,上司言语,着俺分房减口。兄弟你守着祖业,俺两口儿到他邦外府,赶熟去来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灾荒年

繁体字形:分房减口

英文翻译:Reduction of Housing Division

分房减口的意思

分:[fēn]1.区划开:分开。划分。分野(划分的范围)。分界。分明。条分缕析。分解。2.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:分发。分忧。分心劳神。3.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:分会。分行(háng)。4.散,离:分裂。分离。分别。分崩离析。分门别类。5.辨别:区分。分析。6.区划而成的部分:二分之一。7.一半:人生百年,昼夜各分。春分。秋分。[fèn]1.名位、职责、权利的限度:分所当然。身分。分内。恰如其分。安分守己。2.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:成分。天分(天资)。情分(情谊)。3.料想:“自分已死久矣”。4.同“”,属于一定的阶层、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:知识分子。

房:1.房子:一所房。三间房。瓦房。楼房。平房。2.房间:卧房。客房。书房。厨房。3.结构和作用像房子的东西:蜂房。莲房(莲蓬)。4.指家族的分支:长房。堂房。远房。5.用于妻子、儿媳妇等:两房儿媳妇。6.二十八宿之一。7.姓。8.同“”(fáng)。

减:1.从总体或某个数量中去掉一部分:削减。裁减。减员。偷工减料。五减三是二。2.降低;衰退:减价。减色。工作热情有增无减。人虽老了,干活还是不减当年!

口:1.嘴。2.出入通过的地方:门口。海口。3.特指港口。也特指长城的关口:转口。出口转内销。口外。古北口。4.行业;系统;专业方向:对口支援。文教口。专业不对口。5.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:碗口儿。瓶子口儿。6.指人口:户口。拖家带口。7.指口味:口重。8.破裂的地方:裂口。疮口。9.刀剑等的锋刃:刀卷口了。10.骡、马、驴等的年龄(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):这匹马六岁口。11.量词。用于人,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:三口人。一口猪。两口缸。

成语评论

哎呦,说到“分房减口”这成语,不少人可能得愣一下——这词儿听着既熟悉又陌生,到底啥意思呢?说白了,它形容的是大家族为了减轻负担,把家庭成员分到不同住处,减少同一屋檐下的人口。比如《红楼梦》里贾府后来各房分家过日子,可不就是典型的“分房减口”嘛!

等等,为啥要这么折腾呢?你想想看,古代大户人家动不动几十口人住一块儿,光是吃饭穿衣的开销都能压垮账房先生。这时候把成年子女分出去单过,就像给气球放点气,既缓解经济压力,还能避免妯娌矛盾天天上演“宅斗大戏”。

举个接地气的例子:老张家祖传三进大院,住了五房人。去年秋收后,老爷子拍板说:“咱学学燕子分窝,老大去城东开布庄,老二守着祖田,三丫头嫁人后住婆家。”结果今年清明祭祖时,各房带来的腊肉堆成小山——分开住反而让亲情更浓了,你说奇不奇妙?

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年轻人流行“分房”可不全为减负。我表弟去年非要搬出去租单身公寓,美其名曰“培养独立性”,其实就想通宵打游戏没人管。这种新时代的“分房减口”,倒成了年轻人追求个人空间的新解法。

依我看呐,这成语放在今天可以换个理解方式——不一定是被迫分开,而是主动选择更适合的生活方式。就像拼乐高,拆开重组说不定能搭出更稳固的结构。只要常回家看看,分房不分心,减口不减情,这才是现代版的智慧嘛!

"分房减口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