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dāo
  • guò
  • zhú
  • jiě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dāo guò zhú jiě

成语解释:刀一劈下去,竹子立即分开。形容事情顺利解决。

成语出处: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五回:“后来,果然办得水到渠成,刀过竹解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

繁体字形:刀過竹解

英文翻译:Cut through the bush

刀过竹解的意思

刀:1.切、割、削、砍、铡用的工具,一般用钢铁制成:菜刀。镰刀。铡刀。铣刀。一把刀。2.用于劈或刺的兵器:大刀。朴刀。刺刀。3.形状像刀的东西:冰刀。双刀电闸。4.计算纸张的单位,通常一百张为一刀。5.姓。

过:[guò]1.从一个地点或时间移到另一个地点或时间;经过某个空间或时间:过来。过去。过河。过桥。过年。过节。日子越来越好过了。2.从甲方转移到乙方:过户。过账。3.使经过(某种处理):过罗。过筛子。过滤。过淋。过磅。过秤。过油肉。过过数儿。4.用眼看或用脑子回忆:过目。把昨天的事在脑子里过了一遍。5.超过(某个范围和限度):过分。过期。过犹不及。树长得过了房。6.分子结构中有过氧基(—O—O—)结构的:过硫酸根(SO5-)。过氧化氢(H2O2)。7.探望;拜访:过访。8.去世:老太太过了好几天了。9.过失(跟“功”相对):过错。记过。勇于改过。10.传染:这个病过人。11.用在动词后,表示经过:走过广场。把他送过了桥。12.用在动词后,表示掉转方向:翻过一页。他回过头看了看。13.用在动词后,表示超过或胜过:我比不过你。一匹马比得过两头驴。[guo]1.用在动词后,表示完毕:吃过饭再走。杏花和碧桃都已经开过了。2.用在动词后,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,但并未继续到现在:他去年来过北京。我们吃过亏,上过当,有了经验了。[guō]姓。

竹:竹子,多年生常绿植物。茎圆柱形,有节,中空,可供建筑用,又可做造纸原料。嫩芽即竹笋,可食。

解:[jiě]1.分开:解剖。瓦解。难解难分。2.把束缚着或系着的东西打开:解扣儿。解衣服。3.解除:解职。解渴。解乏。4.解释:解说。解答。注解。5.了解;明白:令人不解。通俗易解。6.解手:大解。小解。7.代数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,例如x+16=0,x=-16,-16就是x+16=0这个方程的解。8.演算方程式;求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:解方程。[jiè]解送:押解。把犯人解到县里。[xiè]1.懂得;明白:解不开这个道理。2.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,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:跑马卖解。3.解池,湖名,在山西。4.姓。

成语评论

哎,你瞅瞅这个成语“刀过竹解”,乍一听是不是有点武侠小说的味儿?其实它跟砍竹子没关系,而是比喻解决问题干脆利落,像刀劈竹子一样顺畅。比如老张修电脑,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蓝屏问题,同事都夸他:“你这技术真是刀过竹解啊!”

等等,这成语的核心到底是啥?说白了就是“效率”二字嘛!就像咱做饭时一刀拍碎蒜瓣,蒜皮自动崩开,根本不用慢慢剥。这种“顺势而为”的智慧,古人早就总结成四个字了,你说妙不妙?

记得上次公司搞项目复盘会,李姐只用三个步骤就把客户投诉问题拆解清楚。会后实习生偷偷问我:“刀过竹解是不是就像李姐这样,连PPT都不用做就能说服全场?”要我说啊,这得看情况——你要是连刀都没磨利索,劈竹子可能就变成剁甘蔗了,汁水四溅还费劲。

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有些年轻人总爱把简单问题复杂化。前两天看到个段子:有人为了开罐头下载了三个APP,结果隔壁大爷用菜刀背“咔”一撬就完事儿。这不就是现代版“刀过竹解”的反面教材吗?有时候解决问题的钥匙,可能就在咱们手边呢。

依我看,这个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它暗示了“顺势而为”的哲学。就像劈竹子要顺着纹理,处理矛盾也得找准关键点。上周邻居装修噪音闹矛盾,社区王主任没调解纠纷,反而组了个“装修互助群”,让楼上楼下互相帮忙盯进度,你说这是不是比硬碰硬高明多了?

说到底,“刀过竹解”不仅是种能力,更是种生活态度。下次遇到糟心事别急着挠头,先深呼吸,想想竹子的纹理在哪——保不齐换个角度,难题就自个儿裂开了。记住啊,有时候快刀斩乱麻的秘诀,恰恰在于“慢下来找规律”呢。

"刀过竹解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