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chū yú rù niǎn
成语解释:谓动必乘车。
成语出处:汉·枚乘《七发》:“且夫出舆入辇,命曰蹶痿之机。洞房清宫,命曰寒热之媒。皓齿娥眉,命曰伐性之斧。甘脆肥脓,命曰腐肠之药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生活
繁体字形:出輿入輦
英文翻译:Go out into the chariot
出:1.从里面到外面(跟“进、入”相对):出来。出去。出门。出国。出院。2.来到:出席。出场。3.超出:出轨。出界。不出三年。4.往外拿:出钱。出布告。出题目。出主意。5.出产;产生:出煤。出木材。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。6.发生:出问题。这事儿出在1962年。7.出版: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。8.发出;发泄:出芽儿。出汗。出天花。出气。9.引文、典故等见于某处:语出《老子》。10.显露:出名。出面。出头。出洋相。11.显得量多:机米做饭出饭。这面蒸馒头出数儿。12.支出:出纳。量入为出。13.跟“往”连用,表示向外:散会了,大家往出走。14.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,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:三出戏。15.趋向动词。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、显露或完成:看得出。看不出。拿出一张纸。跑出大门。看出问题。做出成绩。
舆:1.车:舆马。舍舆登舟。2.车上可以载人载物的部分。3.指轿:肩舆。彩舆。4.地:舆地。舆图。5.众多;众人的:舆论。舆情。
入:1.进去。与“出”相对:入场。入冬。2.参加:入伍。入团。3.合乎;合于:入情入理。4.收入:岁入。5.入声。
辇:古代用人拉的车,后来多指皇帝、皇后坐的车:龙车凤辇。
哎,咱们今天来聊聊"出舆入辇"这个成语,您知道它到底啥意思不?简单说就是出门坐轿子、进门换马车,形容人出门进门都要靠交通工具代步,搁现在看就是"懒癌晚期"的典型写照啊!不过话说回来,古人用这个成语可不是单纯说懒,更多是形容富贵人家排场大,讲究多。
举个栗子!比如小说里写:"张员外家少爷出舆入辇,连去隔壁街买糖葫芦都要套两匹马的雕花车。"您品品,这不活脱脱就是现代版的"下楼拿快递都要叫专车"嘛!不过这里有个核心问题:这成语在现代社会还有啥现实意义?要我说啊,现在满大街的网约车和共享单车,可不就是新时代的"出舆入辇"嘛!不过咱们得辩证看,交通便利确实是社会进步的体现。
您发现没?这成语背后其实藏着生活方式的变迁。以前是显摆身份,现在更多是追求效率。比如咱们打工人天天"出地铁入电梯",从通勤到上班全程脚不沾地,这不也是种另类的"出舆入辇"?但咱得说句实在话,适当走路锻炼对身体还是有好处的,您说对吧?
个人觉得哈,这个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它提醒咱们要把握分寸。就像我那个程序员朋友,整天"出工位入网约车",结果体检发现腰椎间盘突出,这不就得不偿失了嘛!所以说啊,老祖宗的智慧放到今天依然管用——该讲究时讲究,该动弹时还得动弹。
最后唠句掏心窝子的,现代人用"出舆入辇"的方式生活没啥不好,关键是得明白啥时候该享受便利,啥时候要回归自然。就像我周末就爱骑共享单车逛胡同,既环保又能发现城市里的小确幸,您要不也试试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