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chū qí bù yú
成语解释:犹言出其不意。
成语出处:《周书·段永传》:“若星驰电发,出其不虞,精骑五百,自足平殄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同“出其不意”
繁体字形:出其不虞
英文翻译:by surprise
出:1.从里面到外面(跟“进、入”相对):出来。出去。出门。出国。出院。2.来到:出席。出场。3.超出:出轨。出界。不出三年。4.往外拿:出钱。出布告。出题目。出主意。5.出产;产生:出煤。出木材。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。6.发生:出问题。这事儿出在1962年。7.出版: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。8.发出;发泄:出芽儿。出汗。出天花。出气。9.引文、典故等见于某处:语出《老子》。10.显露:出名。出面。出头。出洋相。11.显得量多:机米做饭出饭。这面蒸馒头出数儿。12.支出:出纳。量入为出。13.跟“往”连用,表示向外:散会了,大家往出走。14.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,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:三出戏。15.趋向动词。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、显露或完成:看得出。看不出。拿出一张纸。跑出大门。看出问题。做出成绩。
其:[qí]1.人称代词。他(她、它)的;他(她、它)们的:各得其所。自圆其说。2.人称代词。他(她、它);他(她、它)们:促其早日实现。不能任其自流。3.指示代词。那个;那样:查无其事。不厌其烦。4.指示代词。虚指:忘其所以。5.姓。6.表示揣测、反诘:岂其然乎?。其奈我何?7.表示请求或命令:子其勉之!8.词缀:极其。尤其。如其。[jī]用于人名,郦食其(LìYìjī),汉朝人。
不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虞:1.猜测;预料:不虞。2.忧虑:兴修水利,水旱无虞。无冻馁之虞。3.欺骗:尔虞我诈。4.传说中的朝代名,舜所建。5.周朝国名,在今山西平陆东北。6.姓。
哎哟喂,说到"出其不虞"这个成语啊,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会想:这跟"出其不意"是不是双胞胎?别说哈,这两个词确实像亲兄弟,但仔细品品还是有点门道。举个栗子,小明明明说要参加书法比赛,结果比赛当天他居然掏出一套架子鼓开始表演,这种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的操作,可不就是"出其不虞"的典型现场?
这时候可能有老铁要问了:"那这和'攻其不备'有啥区别呢?"问得好!咱们拿打游戏来比喻。当你在野区蹲草丛阴人,这叫"攻其不备";但要是在队友都以为你要推塔时,突然闪现抢龙成功,这波操作就带着"出其不虞"那味儿了。关键点在于前者强调准备不足,后者更突出意料之外的行动方向。
现实中这个成语怎么用才地道?我跟你讲,上次公司年会可太精彩了。领导原来说要搞正经的PPT汇报,结果开场直接整了个脱口秀,把全年业绩用段子讲得全场笑出腹肌。这种打破常规的骚操作,可不就是活生生的"出其不虞"教学案例?妙就妙在既达到了传播效果,又让人印象深刻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招用多了会不会失效?那必须的!就像变魔术,观众看多了套路就不灵了。所以啊,真正的高手都是把"出其不虞"当秘密武器使,关键时刻甩出来才有杀伤力。比如追对象的时候,偶尔来次不按常理出牌的惊喜约会,可比天天送花有意思多了对吧?
依我看呐,这个成语的精髓就在"虞"字上。古人造词真是讲究,"虞"是预料、防备的意思,合起来就是打破对方的全盘算计。放在现代职场里,就像开会时大家以为你要讲A方案,结果你掏出个更炸的B方案,这种思维跳跃往往能打开新局面。不过要注意分寸,别把惊喜变成惊吓就成。
说到底,灵活运用成语就像炒菜放调料,关键要看火候。下次遇到需要打破僵局的情况,不妨试试这招"出其不虞",保准能让事情出现意想不到的转机。记住咯,创新不是非要搞得多复杂,有时候就是比别人的脑回路多拐个弯的事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