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píng
  • gō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píng xū gōng zǐ

成语解释:凭:依托。比喻假设的人或事。

成语出处:汉·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有凭虚公子者,心奓体忲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假设的人或事

繁体字形:凴虚公子

英文翻译:existence in name only

凭虚公子的意思

凭:1.(身子)靠着:凭几。2.倚靠;倚仗:这事儿能不能办成,就全凭你了。3.证据:凭据。文凭。不足为凭。4.表示凭借、根据:凭票付款。凭经验判断。劳动人民凭着智慧和双手创造世界。5.姓。6.无论:凭你跑多快,我也赶得上。

虚:1.空;空虚:弹不虚发。乘虚而入。2.不符合真实情况:弄虚作假。3.不自满:谦虚。4.害怕;勇气不足:心虚。胆虚。5.副词。白白地:虚度。6.虚弱:气虚。体虚。7.指政治思想、方针、政策等方面的道理:务虚。8.星名。二十八宿之一。

公:1.属于国家或集体的(跟“私”相对):公款。公物。公事公办。2.共同的;大家承认的:公分母。公议。公约。3.属于国际间的:公海。公制。公历。4.使公开:公布。公之于世。5.公平;公正:公买公卖。大公无私。秉公办理。6.公事;公务:办公。公余。因公出差。7.姓。8.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:公爵。公侯。王公大臣。9.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:诸公。张公。10.丈夫的父亲;公公:公婆。11.属性词。(禽兽)雄性的(跟“母”相对):公羊。这只小鸡是公的。

子:1.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子女。子孙。子嗣。子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2.植物的果实、种子:菜子。瓜子儿。子实。3.动物的卵:鱼子。蚕子。4.幼小的,小的:子鸡。子畜。子城。5.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:子弹(dàn)。棋子儿。6.与“母”相对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辅音)。7.对人的称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读书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8.古代对人的尊称;称老师或称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:孔子。先秦诸子。9.地支的第一位,属鼠:子丑寅卯(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)。10.用于计时:子时(夜十一点至一点)。子夜(深夜)。11.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:子爵。12.附加在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后,具有名词性(读轻声):旗子。乱子。胖子。13.个别量词后缀(读轻声):敲了两下子门。14.姓。

成语评论

凭虚公子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玄乎,到底什么意思呢?举个生活中的例子:朋友小张总爱吹嘘自己认识某位“行业大佬”,可每当别人问起细节,他就支支吾吾。这时候老李就会笑着说:“你这故事编得跟凭虚公子似的,人影都没见过!”这里既点破了虚构,又保留了调侃的善意。
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要用“公子”来形容虚构的事物?其实这个成语出自古代文学,公子本指贵族青年,加上“凭虚”二字,立刻让形象从具体变得飘渺。就像现在网络上某些“神秘爆料人”,名字起得越正经,反而越显得不真实。

再举个职场中的例子:公司会议上有人提议“引入人工智能优化全流程”,却拿不出任何实施方案。这时候如果反问:“您说的AI该不会是凭虚公子吧?”既能幽默地提醒对方落地执行的重要性,又避免了直接否定带来的尴尬。

有趣的是,这种现象在信息爆炸时代反而更常见。当我们在社交媒体看到“月入十万的副业秘籍”时,不妨想想:这些案例是否像凭虚公子般只存在于理论中?保持清醒的质疑精神,或许能帮我们过滤掉很多泡沫。

个人认为,凭虚公子式的叙事并非全无价值。就像科幻作品里的虚拟角色能激发灵感,适度的想象空间反而能推动创新。关键在于分清“虚构的启发”和“刻意的欺骗”——前者打开思维,后者消耗信任。

下次遇到天花乱坠的描述时,不妨笑着问一句:“您这话里有多少凭虚公子的成分?”既保留了对话的开放性,又能引导对方拿出更扎实的依据。毕竟,真实世界的故事,永远比虚构的公子更有生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