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líng zá mǐ yán
成语解释:形容零乱琐碎。
成语出处: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近世十二诸侯七国相王,言纵横者继踵,而皋唐甘石因时务论其书传,故其占验凌杂为盐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形容零乱琐碎
繁体字形:凌雜米鹽
英文翻译:Glutinous rice salt
凌:1.侵犯;欺侮:欺凌。凌辱。盛气凌人。2.逼近:凌晨。3.升高;在空中:凌空。凌云。凌霄。4.姓。5.冰(多指块状或锥状的):冰凌。凌锥。河里起了凌。
杂:1.多种多样的:复杂。杂色。杂技。他看的书很杂,哪方面的都有。2.正项以外的;正式的以外的:杂费。杂项。杂牌儿。3.混合在一起;掺杂:夹杂。他杂在人群中混进了城。草丛中还杂有粉红色的野花。
米:1.谷类或其他植物去了皮或壳的种子。特指稻米:小米。花生米。米饭。2.长度单位。1米等于光在真空中1/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所经路径的长度。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。
盐:1.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(或其他阳离子)和酸根阴离子。通常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结合的化合物。如硝酸钠(NaNO3)、硫酸铵[(NH4)2SO4]等。2.食盐的通称。
“凌杂米盐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零碎的米和盐,比喻琐碎繁杂的小事。比如有人吐槽:“最近工作像凌杂米盐,每天不是贴发票就是改格式,感觉忙了一整天又没成果。”这时候就能接一句:“生活可不就是凌杂米盐拼起来的吗?”
问题来了:为什么有人觉得小事没价值?其实“凌杂米盐”型事务就像建筑的地基——看似不起眼,但缺了就会塌。朋友曾抱怨整理档案浪费时间,后来公司审计时,他半小时就调出了五年凭证,反而被领导点名表扬。琐碎工作里藏着证明能力的机会。
上周帮邻居阿姨修手机,发现她记了十几本生活账本,连买葱都写得清清楚楚。这让我想到“凌杂米盐”式的记录,其实是对抗遗忘的利器。现代社会信息爆炸,我们反而更需要这种“琐碎管理力”。
职场新人常问:怎么让领导看见我的努力?试试把凌杂米盐变成闪光点。同事小王主动接手没人愿做的会议纪要,三个月后竟从纪要里梳理出部门协作漏洞,做成流程优化方案。现在他已经是项目协调专员,这算不算把小米粒攒成金豆子?
有个反常识现象:越是聪明人,越懂得处理凌杂米盐。就像玩拼图,高手会先按颜色分类边角料。我师傅带徒弟时总说:“能把二百张零散收据理成台账的人,给他百万预算也错不了。”毕竟,秩序感是种可迁移的能力。
下次遇到琐事缠身时,不妨换个视角:这些凌杂米盐或许正在教你颗粒度管理。就像做菜放盐,撒得均匀才入味,全堆在角落只会齁嗓子。生活这锅汤,终究要靠小火慢炖的耐心来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