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dōng
  • wēn
  • xià
  • qī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dōng wēn xià qīng

成语解释:冬天使父母温暖,夏天使父母凉爽。本指人子孝道。现亦泛称冬暖夏凉。

成语出处:北魏《张猛龙碑》:“冬温夏清,晓夕承奉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补语;指冬暖夏凉

繁体字形:冬温夏清

英文翻译:keep the parents warm in winter and cool in summer

冬温夏清的意思

冬:1.冬季:隆冬。冬耕。冬眠。在北京住了两冬。2.(Dōng)姓。3.同“”。

温:1.不冷不热;暖:温带。温泉。2.温度:体温。高温。低温。3.稍微加热:温一锅水。4.复习:温课。5.性情平和:温和。温柔。6.同“”。

夏:1.夏季,一年的第二季,大体是农历四月至六月。2.指中国:华夏。3.朝代名。1.(约前2070—约前1600年)。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。相传为夏后氏部落联盟首领禹所建立。曾建都安邑(今山西夏县西北)、阳翟(今河南禹县)等地。传到桀,为商汤所灭。2.十六国之一(407—431)。匈奴族赫连勃勃建立。建都统万城(今陕西靖边东北)。为吐谷浑所灭。3.(1032—1227)。北宋时党项族李元昊(hào)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。建都兴庆(今宁夏银川),史称西夏。为蒙古所灭。

清:1.洁净;清澄。与“浊”相对:清波。2.清楚;明白:分清敌我。说清道理。3.查点:清仓。4.寂静:清幽。5.尽;完;一点不留:清除。6.不贪污:清廉。7.朝代名(1644—1911)。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。1616年(明万历四十四年)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。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。1644年明亡,清世祖爱新觉罗·福临入关,定都北京,逐步统一全国。1911年(清宣统三年)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,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。

成语评论

哎呦,今天咱们来唠唠这个成语——冬温夏清。你听说过这个词儿不?说白了,它就是形容儿女对父母的孝顺,冬天给暖被窝,夏天给扇凉席,贴心到骨子里啦!比如说,老张家的闺女每天下班后雷打不动给老母亲泡脚,邻居都夸她"冬温夏清做得地道",这可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嘛。

等等,可能有小伙伴要问了:"这成语咋听着像空调说明书?" 其实啊,这个成语源自《礼记·曲礼上》,原本是古人给父母尽孝的基本操作。就像现在咱们说的"天冷加衣,天热开空调",不过古人那会儿没电器,全靠手动服务,你懂的。

要我说啊,这成语搁现在照样好使。你看医院里陪床的子女,大冬天给父母买暖手宝,夏天举着充电小风扇,这不就是新时代的"冬温夏清"?关键不在形式,而在那份随时惦记着父母冷暖的心意。就像我二姨总说的:"孝顺不在钱多钱少,在于知冷知热。"

话说回来,有人觉得这种传统孝道过时了?我倒觉得恰恰相反。现在年轻人工作忙成狗,能坚持每天给家里打个视频电话,提醒爸妈按时吃药,这不就是数字时代的"冬温夏清"嘛。就像上个月我同事小王,人在外地出差,还能远程给家里老人订生鲜外卖,这操作可比古人高级多了对吧?

其实啊,这个成语最戳心的地方在于"润物细无声"。真正的孝顺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事,而是藏在四季轮转的细节里。就像春天帮父母调理饮食,秋天带他们郊游散心,这些看似平常的举动,拼起来就是完整的孝心拼图。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
最后唠叨一句,甭管时代怎么变,惦记着家人冷暖这份心意永远不会过时。下次看见路边搀扶老人的年轻人,您大可以竖起大拇指夸句:"这冬温夏清的劲儿,真不赖!"

冬温夏清的造句

  1. 造句 冬温夏清:冬天使父母温暖,夏天使父母凉爽。指人子孝道。亦泛称冬暖夏凉。
  2. 造句 因为此碑拓本“冬温夏清”四字不泐,一般认为明拓,其价值自高。
  3. 造句 该讲堂以“孝”为题,通过听一首歌、看一部短片和读一部经典,旨在传达“敬老尊贤、冬温夏清”这一主题思想。
  4. 造句 “羊有跪乳之恩,鸦有反哺之义”,75岁的刘景惠老人倾尽所有,冬温夏清,孝动天下,入选3月“中国好人榜”。

"冬温夏清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