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iān ài wú sī
成语解释:泛爱大众,对人没有私心
成语出处:先秦 庄周《庄子 天道》:“中心物恺,兼爱无私,此仁义之情也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;指泛爱大众
繁体字形:兼愛無私
英文翻译:Love and selflessness
兼:1.把两份并在一起;加倍:兼旬(二十天)。兼程。2.所具有的或所涉及的不只一方面:兼职。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。
爱:1.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:爱祖国。爱人民。他爱上了一个姑娘。2.喜欢:爱游泳。爱劳动。爱看电影。3.爱惜;爱护:爱公物。爱集体荣誉。4.常常发生某种行为;容易发生某种变化:爱哭。铁爱生锈。5.姓。
无:[wú]1.没有(跟“有”相对):从无到有。无产阶级。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2.不:无论。无须。3.不论:事无大小,都有人负责。4.同“毋”。5.姓。[mó]见【南无】。
私:1.属于个人的或为了个人的(跟“公”相对):私事。私信。私有。2.自私(跟“公”相对):私心。大公无私。3.暗地里;私下:私访。窃窃私语。4.秘密而不合法的:私货。私盐。私通。
“兼爱无私”这个成语源自墨家的核心思想,意思是毫无偏私地关爱所有人。比如社区志愿者小王,每周为独居老人送菜、修水管,不论对方是退休教授还是拾荒大爷,他都一视同仁。有人问他:“这些老人和你非亲非故,图什么呢?”他指着单元楼门口新装的无障碍坡道说:“去年张阿姨摔伤后,整栋楼的年轻人轮流送饭,那时候我就懂了什么叫兼爱。”
兼爱无私在现代社会是否太理想化?其实不然。某快递站老板在暴雨天免费开放仓库给路人避雨,结果后来收获了三笔新客户的大订单——这种看似“吃亏”的行为,反而构建了更牢固的社群关系。就像墨子在《兼爱》篇说的:“爱人者,人必从而爱之”,善意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产生回响。
我观察到当代年轻人正在用新方式实践这个理念。95后插画师小林把作品收益的10%捐给流浪动物救助站,她说:“不是要当圣人,只是相信微小的善意能聚沙成塔。”这种将个人能力与社会责任结合的思路,或许比古人说的“兼爱”更具可操作性。
如何在生活中践行?不必刻意追求宏大叙事。同事加班时顺手带杯咖啡,遛狗时多带个塑料袋清理公共区域的宠物粪便,这些细节都在诠释“兼爱”的真谛。就像小区儿童乐园新添的共享玩具箱,最初只是几位妈妈自发组织的,如今已成为邻里互助的标志性存在。
有人质疑:现代社会竞争激烈,兼爱无私会不会让自己吃亏?但你看社区菜市场的“诚信自助角”,无人看守的蔬菜摊日结账率超过98%。这种基于互信的良性互动,恰恰印证了《墨子·法仪》中的预言:“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”。当善意成为流通的“货币”,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都在降低。
真正阻碍我们的不是现实条件,而是惯性的利己思维。试着把手机通讯录想象成同心圆,从最亲密的人向外扩展到快递员、保洁阿姨、早餐摊主,或许会发现:所谓兼爱,不过是把“关心圈”稍微画大一点。这既不违背人性,又能让冰冷的世界多些温度,何乐而不为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