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jiān
  • bāo
  • bìng
  • chù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jiān bāo bìng chù

成语解释:同“兼收并蓄”。

成语出处:郭沫若《十批判书·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》:“这样便能够兼包并畜以成其大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、状语;指兼容性大

繁体字形:兼包並畜

英文翻译:All in one

兼包并畜的意思

兼:1.把两份并在一起;加倍:兼旬(二十天)。兼程。2.所具有的或所涉及的不只一方面:兼职。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。

包:1.用纸、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:包书。包饺子。头上包着一条白毛巾。2.包好了的东西:药包。邮包。打了个包。3.装东西的口袋:书包。把零碎东西装进包儿里。病包儿。坏包儿。淘气包儿。4.用于成包的东西:两包大米。一大包衣服。5.物体或身体上鼓起来的疙瘩:树干上有个大包。腿上起了个包。6.毡制的圆顶帐篷:蒙古包。7.围绕;包围:火苗包住了锅台。骑兵分两路包过去。8.容纳在里头;总括在一起:包含。包罗。无所不包。9.把整个任务承担下来,负责完成:包医。包教。包片儿(负责完成一定地段或范围的工作)。10.姓。

并:[bìng]1.合在一起:归并。合并。把三个组并成两个。2.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平排着:并蒂莲。我们手挽着手,肩并着肩。3.表示不同的事物同时存在,不同的事情同时进行:两说并存。相提并论。4.用在否定词前面加强否定的语气,略带反驳的意味:你以为他糊涂,其实他并不糊涂。所谓团结并非一团和气。5.并且:我完全同意并拥护领导的决定。6.用法跟“连”相同(常跟“而”、“亦”呼应):并此而不知。并此浅近原理亦不能明。[bīng]山西太原的别称。

畜:[chù]禽兽。多指家养的禽兽:家畜。幼畜。[xù]饲养禽兽:畜牧。畜养。

成语评论

说起“兼包并畜”,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个词有点抽象,但换成大白话就是“把不同的东西都装进自己的口袋”。比如一个创业团队里,既有爱画思维导图的“视觉派”,也有喜欢列Excel表格的“数据控”,两种风格看似冲突,但老板如果能让两种方法共存,反而能碰撞出新方案——这就是“兼包并畜”的鲜活例子。

有人可能会问:“为什么要费劲包容这么多差异?”其实就像吃火锅,清汤和麻辣锅底中间加个隔板,看似麻烦,但一桌人各自涮喜欢的食材,反而吃得尽兴。工作中也是如此,允许不同想法同时存在,往往能在看似对立的方案中找到更优解。去年我们部门推行新系统时,年轻同事推崇全数字化,老员工坚持保留纸质备份,最后采用混合模式反而规避了系统宕机的风险。

个人觉得,“兼包并畜”最妙的地方在于它不是简单的妥协。就像调色盘,红色和蓝色直接混合会变灰,但如果分开涂抹再叠加,反而能呈现立体的光影效果。生活中遇到意见不合时,与其急着说服对方,不如先让不同观点像颜料般各自铺开,或许能看见意料之外的画面。

这里有个反常识的观察:越是成熟的组织,越需要主动制造“不和谐音”。就像交响乐团不能只有小提琴,低音提琴的厚重感反而让旋律更饱满。某科技公司曾强制要求产品团队中必须包含文科背景成员,结果硬核工程师和人文思维者的碰撞,竟催生了更符合人性化需求的操作界面。

下次遇到需要决策的场景,不妨试试“先装口袋再筛选”的策略。把各种可能性像超市货架上的商品先码齐,再慢慢比较挑选。毕竟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,保持开放性比过早下结论更重要。就像背包客远行,行囊里既要有指南针也要备雨衣,谁知道下一座山会遇到什么天气呢?

"兼包并畜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