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bīng lái jiàng dǎng,shuǐ lái tǔ yǎn
成语解释: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,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。
成语出处:明 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48回:“西门庆道:‘常言‘兵来将挡,水来土掩’,事到其间,道在人为。少不的你我打点礼物,早差人上东京,央及老爷那里去。’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复句式;作主语、定语;比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对策
繁体字形:兵來將擋,水來土掩
英文翻译:Soldiers to block, water to cover
兵:1.战士;军队:当兵。兵种。2.军队中的最低等级:上等兵。3.武器:兵工厂。短兵相接。4.关于军事或战争的:兵书。纸上谈兵。
来:1.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(跟“去”相对):来往。来宾。来信。从县里来了几个干部。2.(问题、事情等)发生;来到:问题来了。开春以后,农忙来了。3.做某个动作(代替意义更具体的动词):胡来。来一盘棋。来一场篮球比赛。你歇歇,让我来。何必来这一套?4.趋向动词。跟“得”或“不”连用,表示可能或不可能:他们俩很谈得来。这个歌我唱不来。5.用在另一动词前面,表示要做某件事:你来念一遍。大家来想办法。6.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,表示来做某件事:我们贺喜来了。他回家探亲来了。7.用在动词结构(或介词结构)与动词(或动词结构)之间,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个荷叶来当雨伞。你又能用什么理由来说服他呢?8.来着:这话我多会儿说来?9.未来的:来年。来日方长。10.姓。11.诗歌、熟语、叫卖声里用作衬字:正月里来是新春。不愁吃来不愁穿。黑白桑葚来大樱桃。12.用在动词后,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:把锄头拿来。各条战线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。13.用在动词后,表示结果:信笔写来。一觉醒来。说来话长。看来今年超产没有问题。想来你是早有准备的了。
将:[jiāng]1.副词。就要;快要:天将下雨。2.介词。把;拿:将革命进行到底。将功赎罪。3.下象棋时直接攻击对方的将或帅:将军。4.带领;搀扶:将幼弟而归。扶将。5.做:慎重将事。6.休养;调养:将养。7.文言副词。又;且:将信将疑。8.助词。表示动作的开始:赶将上去。[jiàng]1.军衔名。将官。在校之上。2.泛指军官:将士。损兵折将。3.带;率领:将兵。[qiāng]请;希望:《将进酒》。
挡:[dǎng]1.拦住;抵挡:拦挡。挡住去路。兵来将挡,水来土掩。一件单衣可挡不了夜里的寒气。2.遮蔽:挡风。挡雨。山高挡不住太阳。3.(挡儿)挡子:火挡。炉挡儿。4.排挡的简称:二挡。空挡。挂挡。倒挡。5.某些仪器和测量装置用来表明光、电、热等量的等级。[dàng]见〖摒挡〗(bìngdàng)。
水:1.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,化学式H2O。无色、无味、无臭的液体,在标准大气压(101325帕)下,冰点0℃,沸点100℃,4℃时密度最大,为1克/毫升。2.河流:汉水。淮水。3.指江、河、湖、海、洋:水陆交通。水旱码头。水上人家。4.(水儿)稀的汁:墨水。药水。甘蔗的水儿很甜。5.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:贴水。汇水。外水。6.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: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。7.姓。
来:1.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(跟“去”相对):来往。来宾。来信。从县里来了几个干部。2.(问题、事情等)发生;来到:问题来了。开春以后,农忙来了。3.做某个动作(代替意义更具体的动词):胡来。来一盘棋。来一场篮球比赛。你歇歇,让我来。何必来这一套?4.趋向动词。跟“得”或“不”连用,表示可能或不可能:他们俩很谈得来。这个歌我唱不来。5.用在另一动词前面,表示要做某件事:你来念一遍。大家来想办法。6.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,表示来做某件事:我们贺喜来了。他回家探亲来了。7.用在动词结构(或介词结构)与动词(或动词结构)之间,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个荷叶来当雨伞。你又能用什么理由来说服他呢?8.来着:这话我多会儿说来?9.未来的:来年。来日方长。10.姓。11.诗歌、熟语、叫卖声里用作衬字:正月里来是新春。不愁吃来不愁穿。黑白桑葚来大樱桃。12.用在动词后,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:把锄头拿来。各条战线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。13.用在动词后,表示结果:信笔写来。一觉醒来。说来话长。看来今年超产没有问题。想来你是早有准备的了。
土:1.土壤;泥土:黄土。黏土。土山。土坡。土堆。2.土地:国土。领土。3.本地的;地方性的:土产。土话。这个字眼太土,外地人不好懂。4.民间的;民间沿用的;非现代化的(区别于“洋”):土法。土专家。土洋并举。5.不合潮流;不开通:土里土气。土头土脑。6.未熬制的鸦片:烟土。7.姓。
掩:1.遮盖;掩蔽:掩口而笑。掩人耳目。掩着怀(上衣遮盖住胸膛而不扣纽扣)。2.关;合:掩卷。虚掩着房门。3.关门或合上箱盖等物时被夹住:手被门掩了一下。4.乘人不备(袭击、捕捉):掩杀。掩捕。
哎呦喂,这“兵来将挡,水来土掩”的成语可太常见了,但到底咋用才贴切呢?咱们先举个栗子:比如老张负责的项目突然被客户挑刺儿,他二话不说就拉团队开会,一边安抚情绪一边调整方案。你说这叫啥?这不就是典型的“见招拆招”嘛!
等等,这成语的核心到底是啥意思?说白了就是“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”,别慌也别躲。比如你家的水管半夜爆了,总不能干瞪眼等天亮吧?抄起毛巾堵漏、关阀门、打电话找维修工,这一套操作下来,可不就是“水来土掩”的现实版?
那有人要问了:“现代社会情况复杂,这老办法还管用不?”嘿,您还别说,上周我表妹公司遇到竞品搞价格战,她团队连夜分析数据,第二天就推出会员专属福利,愣是把客户留住了。你瞅瞅,这不就是“兵来将挡”的升级玩法?关键得学会变通!
不过咱也得拎得清啊,这成语可不是让你硬碰硬。比如邻居家熊孩子天天砸你家窗户,你要是直接砌堵墙挡着,那叫激化矛盾。这时候得学学居委会王大姐,又是送糖果又是办社区活动,软刀子解决问题才叫高明。所以说,“挡”和“掩”的精髓在方法,不在形式。
依我看呐,现在年轻人最爱说的“灵活应变”其实和这成语是亲兄弟。上次我同事电脑中病毒,重要文件全打不开。人家愣是没哭爹喊娘,直接云端备份+杀毒软件双管齐下,半天就搞定。这事让我琢磨明白个理儿:老祖宗的智慧得配上现代工具才能玩得转。
话说回来,这成语背后藏着个生存哲学——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儿。就像去年台风把村口大树刮倒了,老村长带着大伙儿把树干雕成景观雕塑,反倒成了网红打卡点。您瞧瞧,危机变机遇这事儿,关键得看有没有“见山开山,遇水架桥”的劲儿。
总之啊,生活就像打地鼠游戏,问题总是一个接一个往外冒。但记住咯,工具箱里的办法永远比麻烦多。下次遇到糟心事,先深呼吸,然后默念八字真言:“兵来将挡,水来土掩”,保准能找到破局的门道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