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liù yáng huì shǒu
成语解释:中医术语,六阳脉集中在头部。指头
成语出处:元·高文秀《渑池会》第二折:“对着众官人在此,我这一去,若有些儿差失呵,我输我这六阳会首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
繁体字形:六陽會首
英文翻译:Six Yang meeting head
六:[liù]1.数目。五加一的和。2.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。相当于简谱的“5”。[lù]用于地名,如六安(在安徽)。
阳:1.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(跟“阴”相对):阴阳二气。2.太阳;日光:阳光。阳历。阳坡。朝阳。向阳。3.山的南面;水的北面:衡阳(在衡山之南)。洛阳(在洛河之北)。4.凸出的:阳文。5.外露的;表面的:阳沟。阳奉阴违。6.指属于活人和人世的(迷信):阳宅。阳间。阳寿。7.带正电的:阳电。阳极。8.指男性生殖器。9.姓。
会:[huì]1.聚合;合在一起:会合。会齐。会诊。会审。2.见面;会见:会面。会客。昨天没有会着他。3.有一定目的的集会:晚会。舞会。开会。报告会。晚上有一个会。4.某些团体:工会。妇女联合会。5.庙会:赶会。6.民间朝山进香或酬神求年成时所组织的集体活动,如香会、迎神赛会等。7.民间一种小规模经济互助组织,入会成员按期平均交款,分期轮流使用。8.主要的城市:都会。省会。9.时机:机会。适逢其会。10.应当:长风破浪会有时。11.理解;懂得:体会。误会。心领神会。只可意会,不可言传。12.熟习;通晓:会英文。会两出京戏。13.助动词。表示懂得怎样做或有能力做(多半指需要学习的事情):我不会滑冰。这孩子刚会走路,还不大会说话。14.助动词。表示擅长:能说会道。会写会画的人倒不太讲究纸的好坏。15.助动词。表示有可能实现:他不会不来。树上的果子熟了,自然会掉下来。16.付账:会账。我会过了。17.见〖会儿〗、〖会子〗。[kuài]总计:会计。
首:1.头:昂首阔步。2.领袖;领导人:元首。首长。3.最先;开始:首创。4.第一;最高:首要。首席代表。5.告发:自首。出首。6.量词。用于诗歌、歌曲等:一首诗。民歌百首。
你有没有听过“六阳会首”这个成语?乍一听可能有点陌生,但它其实描述的是重要人物齐聚一堂的盛况。先来看个具体场景:某科技峰会邀请到六位行业大咖同台讨论AI发展,主持人开场就说:“今天真是六阳会首,各位专家的智慧碰撞必定能擦出新火花。”这里的“六阳”代指各领域顶尖人物,“会首”则强调首脑级人物的汇集。
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才贴切?关键要看场合的正式程度和人物的分量。比如社区举办邻里节,老张在筹备会上提议:“要是能把退休的王书记、李校长这些老前辈请来,咱们这活动也算六阳会首了。”这种化用既保留了成语的核心含义,又让表达更接地气。
值得注意的是,“六阳会首”在古籍中更多指天象或节气变化,现代使用时其实做了引申发挥。就像上周参加读书会,有位教授点评道:“这次跨学科论坛堪称六阳会首,从量子物理到宋词研究,不同维度的思维交融特别有意思。”这种用法突破了原意,却准确传达出多元智慧汇聚的意象。
为什么现在很少人用这个成语?可能跟语言习惯变化有关。比起文绉绉的“六阳会首”,大家更常说“群英荟萃”或“大咖云集”。不过我在撰写行业报告时还是会刻意选用这类冷门成语,比如描述某峰会时写:“本次六阳会首的场面,折射出新能源赛道头部企业的集体觉醒。”这样既避免陈词滥调,又能给读者留下记忆点。
有个有趣的发现:这个成语在跨地域合作场景中特别适用。上个月参与粤港澳项目对接会,有位港商在致辞时说:“三地精英今日六阳会首,定能碰撞出湾区建设新思路。”地域元素的加入,让成语焕发出新的时代生命力。语言本就是流动的江河,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让老词汇讲出新故事。
下次遇到重要人物聚集的场合,不妨试试用这个成语破冰。记得根据听众调整表达方式,比如对年轻团队可以说:“咱们这次项目启动会虽然规模不大,但技术、运营、设计三部门的骨干都在,也算是迷你版六阳会首啦。”活用成语不仅能活跃气氛,更能体现语言的表现力和创造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