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rù bǎo shān ér kōng shǒu huí
成语解释:宝山:聚藏宝物的山。进入满藏宝物的山间却空手回来。比喻虽然遇到了很好的机会,却毫无所得
成语出处: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·离世间品》下卷:“如人无手,虽至宝山,终无所得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常用于比喻句
繁体字形:入宝山而空手回
英文翻译:Enter Baoshan and return empty handed
入:1.进去。与“出”相对:入场。入冬。2.参加:入伍。入团。3.合乎;合于:入情入理。4.收入:岁入。5.入声。
宝:1.珍贵的东西:国宝。献宝。粮食是宝中之宝。2.珍贵的:宝刀。宝剑。宝石。宝物。3.旧时的一种赌具,方形,多用牛角制成,上有指示方向的记号。见〖压宝〗。4.敬辞,用于称对方的家眷、铺子等:宝眷。宝号。宝刹。5.姓。
山:1.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:高山。山顶。2.像山的东西:冰山。3.蚕蔟:蚕上山了。4.山墙:房山。
而:1.连接动词、形容词或词组、分句等。a)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:伟大而艰巨的任务。战而胜之。取而代之。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,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。b)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:栀子花的香,浓而不烈,清而不淡。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,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。c)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,表示转折: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,就会影响改进技术、提高生产。d)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: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,不会有任何成就。2.有“到”的意思:一而再,再而三。由秋而冬。由南而北。3.把表示时间、方式、目的、原因、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:匆匆而来。挺身而出。为正义而战。因公而死。视情况而定。4.插在主语谓语中间,有“如果”的意思: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,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。5.姓。
空:[kōng]1.不包含什么,没有内容:空洞(a.没有内容的;b.物体内部的窟窿)。空泛。空话。空旷。空乏。空空如也。空前绝后。凭空(无根据)。真空(没有任何东西)。2.没有结果的,白白地:空跑了一趟。空口无凭。3.离开地面的,在地上面的地方:空军。空气。空投。空运。[kòng]1.使空,腾出来:空一个格。空出一间房来。2.闲着,没被利用的:空白。空地。空额。空房。空缺。3.亏欠:亏空。[kǒng]古同“孔”,洞。
手:1.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。2.小巧而便于拿的:手册。手枪。3.拿着:人手一册。4.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:炮手。拖拉机手。能手。选手。5.亲手:手植。手书。6.指本领、手段等:妙手回春。眼高手低。心狠手辣。
回:1.曲折环绕:回旋。巡回。迂回。回形针。峰回路转。2.从别处到原来的地方;还:回家。回乡。送回原处。3.掉转:回头。回过身来。4.答复;回报:回信。回敬。5.回禀。6.谢绝(邀请);退掉(预定的酒席等);辞去(伙计、佣工):送来的礼物都回了。7.指事情、动作的次数:来了一回。听过两回。那是另一回事。8.说书的一个段落,章回小说的一章:一百二十回抄本《红楼梦》。9.回族:回民。10.姓。11.趋向动词。用在动词后面,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从别处到原处:从邮局取回一个包裹。书报阅后,请放回原处。
你听说过“入宝山而空手回”这个成语吗?想象一下,有人千辛万苦找到藏满珍宝的山洞,最后却什么都没带走。这说的不就是白白浪费机会的遗憾吗?比如小明在公司遇到海外培训机会,明明只要提交申请材料就能参与,可他总觉得“下次还有时间”,结果截止日当天发现材料没盖章,只能眼睁睁看着同事飞去巴黎学习。
这个成语到底想表达什么?核心问题在于:为什么人们会在机会面前毫无作为?我曾见过一位做自媒体的朋友,平台明明给了流量扶持政策,他却总想着“等粉丝再多些再启动”,半年后政策取消,他的账号依然停在500关注量。这就像拿着金钥匙却不肯开门——钥匙不会生锈,但门后的风景可能早已改变。
有人问:“这和普通成语有什么区别?”其实这个典故特别适合现代职场。上周部门会议上,总监拿着新项目问谁愿意牵头,全场安静得能听见空调声。后来才知道,原来有三位同事私下都觉得自己“资历不够”,结果项目被隔壁组接走后,半年内帮对方拿了年度创新奖。这种集体沉默,不就是当代版的“宝山空手归”吗?
如何避免这种情况?我常提醒实习生:机会不是超市货架上的商品,会永远等着你。去年带过一个实习生,每当有跨部门合作她就主动报名,现在已经是产品经理助理。她有个很有意思的习惯——手机备忘录里永远列着三条“当前可争取的机会”,这种随时准备的状态,就像登山者永远背着收纳袋。
有个有趣的对比现象:旅游景区纪念品商店里,总有人花大价钱买刻字水晶;而在职业发展这种真正的“宝山”面前,大家反而变得异常谨慎。或许我们该换个视角:把每个潜在机会都当作限时展览,展期结束就不会重来。就像上周参加行业峰会,那些追着嘉宾换名片的新人,三个月后真的有人因此获得了内推资格。
最后留给读者的问题:当你站在属于自己的“宝山”入口,是选择掏出准备好的工具开始采集,还是站在原地担心“万一带不走怎么办”?毕竟山洞里的宝石不会自己跳进口袋,但合适的背篓和镐头,往往比想象中更容易获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