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kè ài kè wēi
成语解释:《书·胤征》:“威克厥爱,允济;爱克厥威,允罔功。”后因以“克爱克威”谓恩威得当而使人心悦诚服。
成语出处:《书·胤征》:“威克厥爱,允济;爱克厥威,允罔功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宾语;指人的威德
繁体字形:剋愛剋威
英文翻译:Keaikewei
克:1.能:克勤克俭。不克分身。2.克服;克制:克己。以柔克刚。3.攻下据点;战胜:克复。克敌。攻必克。4.消化:克食。克化。5.姓。6.严格限定(期限):克期。克日。7.质量或重量单位,符号g。1克等于1千克(公斤)的千分之一。[法gramme]8.藏族地区容量单位,1克青稞约重25市斤。9.藏族地区地积单位,播种1克(约25市斤)种子的土地称为1克地,1克约合1市亩。“剋(尅)”
爱:1.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:爱祖国。爱人民。他爱上了一个姑娘。2.喜欢:爱游泳。爱劳动。爱看电影。3.爱惜;爱护:爱公物。爱集体荣誉。4.常常发生某种行为;容易发生某种变化:爱哭。铁爱生锈。5.姓。
克:1.能:克勤克俭。不克分身。2.克服;克制:克己。以柔克刚。3.攻下据点;战胜:克复。克敌。攻必克。4.消化:克食。克化。5.姓。6.严格限定(期限):克期。克日。7.质量或重量单位,符号g。1克等于1千克(公斤)的千分之一。[法gramme]8.藏族地区容量单位,1克青稞约重25市斤。9.藏族地区地积单位,播种1克(约25市斤)种子的土地称为1克地,1克约合1市亩。“剋(尅)”
威:1.表现出来的能压服人的力量或使人敬畏的态度:威信。威严。示威。助威。狐假虎威。2.凭借威力(采取某种行动):威逼。威吓。威胁。3.姓。
“克爱克威”这个词听起来有点陌生,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简单来说,它描述的是一个人既能克制自己的情感,又能在必要时展现威严的状态。比如一位老师发现学生犯错,虽然心里心疼学生,但依然严肃指出问题——这种“该严格时严格,该包容时包容”的平衡,就是克爱克威的体现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克制情感和保持威严会不会矛盾?”实际上,二者是相辅相成的。想象一位团队领导,如果一味迁就成员失误,团队效率会下降;但若总板着脸批评人,又会打击士气。而克爱克威的智慧在于:用理性把握分寸,既不让情绪失控,也不让权威变成压迫。就像园丁修剪树枝,既要果断剪去枯枝,又要小心保护新芽。
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。朋友曾分享她教育孩子的经历:孩子偷偷打游戏到深夜,她没有暴跳如雷,而是等第二天孩子清醒时,先肯定他对游戏的热情,再明确作息规矩。结果孩子不仅认错,还主动写了份时间管理表。这种既有温度又有原则的沟通方式,往往比单纯说教更有效。
在我看来,克爱克威的本质是“带着尊重的约束”。它既不是压抑自我,也不是滥用权力,而是建立在对人对己深刻理解基础上的分寸感。就像中医讲究的“阴阳平衡”,过于严厉会变成苛责,过度宽容则可能沦为纵容。尤其在当今强调个性表达的时代,这种刚柔并济的智慧更显珍贵。
下次遇到需要做决策的场合,不妨试着问问自己:“此刻更需要展现理解还是树立边界?”答案或许会随着情境变化,但正是这种动态调整的过程,让我们在实践中真正领悟克爱克威的力量。毕竟,人际关系的艺术,往往藏在柔软与坚定交织的那个微妙区间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