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guāng qián jué hòu
成语解释:比喻事情做得干净利落,不留痕迹。
成语出处:宋 楼钥《跋刘杼山帖》:“平生富藏名流翰墨,而独谓杼山先生之书光前绝后,尤秘宝之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定语;比喻事情做得干净利落
繁体字形:光前絶后
英文翻译:unprecedented and unrepeatable
光:1.通常指照在物体上,使人能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,如太阳光、灯光、月光,以及看不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等。也叫光波、光线。2.景物:风光。春光明媚。3.光彩;荣誉:为国增光。4.比喻好处:沾光。叨光。借光。5.敬辞,表示光荣,用于对方来临:光临。光顾。6.光大;使显耀:光前裕后。光宗耀祖。7.明亮:光明。光泽。8.光滑;光溜:磨光。这种纸很光。9.一点儿不剩;全没有了;完了:精光。用光。把敌人消灭光。10.姓。
前:1.方位词。在正面的(指空间,跟“后”相对):前门。村前村后。2.往前走:勇往直前。畏缩不前。3.方位词。次序靠近头里的(跟“后”相对):前排。他的成绩在班里总是前三名。4.方位词。过去的;较早的(指时间,跟“后”相对):前天。从前。前几年。前功尽弃。前所未有。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。5.方位词。从前的(指现在改变了名称的机构等):前政务院。6.方位词。指某事物产生之前:前科学(科学产生之前)。前资本主义(资本主义产生之前)。7.方位词。未来的(用于展望):前程。前景。事情要往前看,不要往后看。8.前线;前方:支前。9.姓。
绝:1.断:隔绝。络绎不绝。2.穷尽;净尽;没有出路的:绝望。弹尽粮绝。绝境。3.副词。1.极:绝大多数。绝妙。2.全然;绝对:绝无其事。4.独一无二的:绝技。5.气息中止;死亡:气绝。悲痛欲绝。6.绝句:七绝。
后:1.方位词。在背面的(指空间,跟“前”相对):后门。村前村后。2.方位词。未来的;较晚的(指时间,跟“前、先”相对):后天。日后。后辈。先来后到。3.方位词。次序靠近末尾的(跟“前、先”相对):后排。后十五名。4.后代的人,指子孙等:无后。5.君主的妻子:皇后。后妃。6.古代称君主:商之先后。7.姓。
提到"光前绝后"这个成语,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那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传奇人物。比如达芬奇,他既是画家又是科学家,在十五世纪就能绘制人体解剖图,这在当时堪称惊世骇俗。但这样的例子真能说明某个成就是完全不可超越的吗?
现代科技领域有个有趣的对比:第一部智能手机问世时,人们惊叹这是"光前绝后"的发明,毕竟它彻底改变了通讯方式。但十年后的折叠屏手机证明,创新永远在路上。这引出一个核心问题——"光前绝后"的评价是否存在时间局限性?或许每个时代的突破在当时看来都是划时代的,但随着时间推移总会被新的突破覆盖。
在艺术创作中,李白的诗歌被称作"光前绝后",但宋代苏轼的豪放词同样开辟新境。个人认为,"绝后"的判断往往带有主观色彩。就像当代科幻作家刘慈欣的《三体》系列,虽然获得雨果奖殊荣,但谁敢断言未来不会出现更优秀的科幻作品呢?
有趣的是,某些技艺的失传倒可能造就真正的"绝后"。比如苏州双面绣的顶尖技法,随着老艺人退休,年轻一代难以完全继承。这种现象提醒我们:所谓"绝后",有时不是因为没有超越者,而是技艺传承本身出现断层。这时候更需要思考如何保护文化遗产,而非简单贴上"绝后"的标签。
换个角度看,"光前绝后"的评价也许更适合用来形容特定历史节点的突破。就像马斯克的SpaceX首次实现火箭回收,这个瞬间确实开创了航天新纪元。但五年后回头看,这个突破已经成为后续发展的基石。创新更像是接力赛,每段突破都为下一棒选手铺路,而非终点线的冲刺。
在思考这个成语时,我发现它更像面镜子:既映照出人类对突破性成就的赞叹,也折射出对自身局限性的认知。与其纠结某个成就是否真的空前绝后,不如珍惜每个推动文明进步的闪光时刻。毕竟,今天视为奇迹的创造,或许正是明日突破的跳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