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ào shuāng zhī
成语解释:傲:傲慢,蔑视。形容菊花凌霜傲雪,不为严寒所屈
成语出处:宋 苏轼《赠刘景文》诗:“荷尽已无擎雨盖,菊残犹有傲霜枝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人的气节
繁体字形:傲霜枝
英文翻译:Lofty frost branch
傲:1.自高自大:傲慢。2.不卑不屈:傲骨。傲雪斗霜。
霜:1.接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在地面或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细微颗粒。2.白色如霜的粉末:柿霜。3.比喻白色:霜鬓。
枝:[zhī]1.由植物主干上分出来的茎条:树枝。枝干(gàn)。竹枝。节外生枝。枝柯。枝节(a.由一件事生发的其他问题;b.细碎的,不重要的)。2.量词,指杆形的:一枝铅笔。3.古同“支”,支持,分支。[qí]古同“歧”,岔。
你瞅瞅这成语“傲霜枝”,乍一听是不是有点摸不着头脑?说白了就是形容菊花在严霜中依然挺拔的枝干,后来比喻人坚韧不屈的品格。咱举个接地气的例子:老王创业失败三次,但每次都说“咱这精神可比傲霜枝”,愣是第四次把公司做上市了。
这时候你可能会问:这成语跟现代生活有啥关系?嘿,您往这儿看!前两天小区里张姨顶着疫情当志愿者,天天凌晨四点给居民送菜,居委会主任夸她“真像棵傲霜枝”。您品品,这不就是逆境中坚持奉献的鲜活例子吗?
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到个问题:为啥古人非拿菊花说事儿?您琢磨啊,菊花开在百花凋零的深秋,这种“偏要对着干”的劲儿,不正像那些在困境中逆流而上的狠角色吗?好比现在搞科研的年轻人,明知基础研究难出成果,照样埋头实验室,这不就是新时代的傲霜枝精神?
要我说啊,这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它不说教。您看隔壁老李家闺女,考研二战失败后转行做自媒体,现在粉丝都过百万了。她自己都说“当不了温室花朵,就当棵野生的傲霜枝呗”。您瞧瞧,这比什么鸡汤都带劲!
不过话又说回来,现在有些年轻人把“傲”理解偏了。前阵子见个小伙跟领导硬刚,还自称“傲霜枝”,这就跑偏了不是?真正的傲霜枝是骨子里的韧性,不是表面的倔强。就像竹子能抗风雪,关键在根扎得深,可不是光会摇头晃脑。
最后给您整个反差萌的例子。我家楼下保安大爷,天天拿着本《诗经》研究,别人笑他“看这有啥用”,他乐呵呵回句“我这叫文化界的傲霜枝”。要我说啊,能在浮躁社会里守住自己的热爱,这才是真·高级的坚韧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