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tíng liú zhǎng zhì
成语解释:指事情耽搁久了,就会想出主意来。
成语出处: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91回:“常言道'停留长智'。那妖精倘或今晚不睡,把师父害了,却如之何?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连动式;作谓语;指事情耽搁久了会想出主意来
繁体字形:停畱長智
英文翻译:Stop learning
停:1.停止;停留;停放:表停了。顺路到上海停了两天。汽车停在门口。2.妥帖:停妥。停当。3.总份数中的一份:十停儿有八停儿是坏的。
留:1.停止在某一个处所或地位上不动;不离去:留校。留任。他留在农村工作了。2.留学:留洋。留英。3.使留;不使离去:挽留。拘留。留客人吃饭。4.注意力放在某方面:留心。留神。5.保留:自留地。留底稿。留胡子。鸡犬不留。6.接受;收下:礼物先留下来。书店送来的碑帖我留了三本。7.遗留:旅客留言簿。祖先留给了我们丰富的文化遗产。8.姓。
长:[cháng]1.两点之间的距离大(跟“短”相对)。a)指空间:这条路很长。长长的柳条垂到地面。b)指时间:长寿。夏季昼长夜短。2.长度:南京长江大桥气势雄伟,铁路桥全长6772米。3.长处:特长。取长补短。一技之长。4.(对某事)做得特别好:他长于写作。5.(旧读zhàng)多余;剩余:长物。6.姓。[zhǎng]1.领导人:部长。校长。乡长。首长。2.生:长锈。山上长满了青翠的树木。3.生长;成长:杨树长得快。这孩子长得真胖。4.增进;增加:长见识。长力气。吃一堑,长一智。
智:1.有智慧;聪明:明智。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。2.智慧;见识:足智多谋。智勇双全。吃一堑,长一智。3.姓。
“停留长智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停下来才能增长智慧”,听起来有点反常识。毕竟现代社会总在强调“快”,但仔细想想,生活中许多事确实需要“踩刹车”才能看清方向。
举个真实例子:朋友小李曾为了赶项目进度连续加班两周,结果方案漏洞百出。后来他请了三天假,去郊外徒步时突然想通了核心问题。这就像手机过热要降温才能流畅运行,人脑也需要留白时间重组信息。
为什么暂停反而能提高效率?神经科学发现,大脑在放松状态时,默认模式网络会主动整理记忆碎片。就像收拾乱糟糟的衣柜,把T恤和袜子分门别类后,下次找东西反而更快。工作中遇到的瓶颈,往往是在洗澡、散步这些“非工作时刻”突然开窍。
职场中的应用:我观察到,高效团队都会刻意安排“冷却期”。某设计公司每周三下午禁止开会,让员工自由研究新技术或闲聊灵感。结果他们的创新提案数量反而比全天开会时多了40%。
如何避免变成无效停留?关键在“有意识的暂停”。就像冲咖啡需要控制水温,真正的“停留长智”要带着问题意识。比如阅读时卡壳,别急着翻页,可以把难点拆解成三个具体问题写在便签上,带着这些问题去煮杯茶,回来常会有新视角。
个人认为,这个成语在现代的价值被严重低估。我们习惯了用“忙碌”证明存在感,却忽视了深度思考需要心理空间。下次遇到难题时,不妨试试设置25分钟倒计时——全神贯注后,强制休息5分钟,或许比埋头苦干两小时更有效。
智慧的生长需要间歇性留白,就像水稻不能24小时泡在水里。给自己创造些呼吸的间隙,或许会发现那些焦头烂额的问题,答案早就藏在某个被忽略的角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