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piān tīng piān yán
成语解释:偏:只注重一方面。只听信一方面,指处理问题态度不公正,方法不妥当
成语出处:汉 王符《潜夫论 明暗》:“君之所以明者,兼听也;其所以暗者,偏信也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贬义
繁体字形:偏聽偏言
英文翻译:listen to only one side
偏:1.不正;倾斜(跟“正”相对):偏锋。太阳偏西了。2.仅注重一方面或对人对事不公正:偏重。偏爱。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。偏于基础理论的研究。3.辅助的;不占主要地位的:偏将。偏师。4.与某个标准相比有差距:体温偏高。工资偏低。收入中等偏上。5.客套话,表示先用或已用过茶饭等(多接用“了”字):我偏过了,您请用吧。6.姓。7.偏偏:不让我去我偏去。庄稼正需要雨水的时候,可天偏不下雨。
听:1.用耳朵接受声音:听广播。2.服从;接受;照办:一切行动听指挥。不听劝告。3.任凭:听其自然。4.判断;治理:垂帘听政。5.英语音译词。金属制的密封罐、筒等。也用作量词:听装香烟。一听啤酒。
偏:1.不正;倾斜(跟“正”相对):偏锋。太阳偏西了。2.仅注重一方面或对人对事不公正:偏重。偏爱。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。偏于基础理论的研究。3.辅助的;不占主要地位的:偏将。偏师。4.与某个标准相比有差距:体温偏高。工资偏低。收入中等偏上。5.客套话,表示先用或已用过茶饭等(多接用“了”字):我偏过了,您请用吧。6.姓。7.偏偏:不让我去我偏去。庄稼正需要雨水的时候,可天偏不下雨。
言:1.话:言语。语言。格言。诺言。发言。有言在先。言外之意。2.说:言之有理。畅所欲言。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。3.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:五言诗。万言书。全书近二十万言。4.姓。
“偏听偏言”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?简单来说,就是只听某一方的观点,或者只接受片面信息,导致判断失误。举个例子:小明和小红因为值日分工吵架,老师只听小红抱怨“小明偷懒”,没问小明“最近脚受伤”的情况,直接批评了小明。这就是典型的“偏听偏言”。
为什么人们容易偏听偏言呢?一方面,快速获取信息是人的本能,但“图省事”往往会忽略真相。比如公司开会时,老板只听某个部门汇报业绩增长,却没问其他部门资源被挤压的问题,结果误判了整体经营状况。
如何避免偏听偏言?有个好方法是“主动找反面案例”。就像买手机时,有人只看广告里的优点,但聪明的消费者会特意搜索用户差评。工作中遇到争议时,我也会刻意问反对者:“你觉得这个方案哪里可能出问题?”往往能发现盲点。
历史上有个经典案例:战国时期,齐王只听宠妃说“城北百姓生活富足”,却不去城南查看饥荒,最终引发民变。这告诉我们,权威者如果只听顺耳话,就像戴着眼罩走路,迟早要摔跤。
有人问:“现代社会信息爆炸,怎么保证不偏听?”我的观点是:与其追求“听到全部”,不如先承认“自己听到的永远不全面”。就像拼图时知道缺了几块,反而会更积极寻找缺失部分。工作中遇到重要决策,我会至少找三个不同岗位的人聊,技术、市场和财务视角完全不同,拼起来才是完整图景。
最后说个接地气的场景:小区物业涨管理费,业主群里有人带头反对。如果物业只盯着骂得最凶的20条留言,就会误以为所有人都不满。但悄悄问过楼管才知道,其实60%的住户觉得涨价合理——这就是沉默的大多数现象。多走两步、多问几句,往往能看到硬币的另一面。
下次遇到争执时,不妨先提醒自己:真相可能藏在没听到的声音里。就像老话说的“兼听则明”,耳朵多开几扇窗,眼睛才能看得更亮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