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jiǎ
  • ré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jiǎ rén cí sè

成语解释:指好言好语、和颜悦色地待人。

成语出处:吴祖光《闯江湖》第二幕:“老钱柜子很少这么假人辞色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;指和颜悦色地待人

繁体字形:叚人辭色

英文翻译:Pretense

假人辞色的意思

假:[jiǎ]1.虚伪的;不真实的;伪造的;人造的(跟“真”相对):假话。假发。假山。假证件。假仁假义。2.假定:假设。假说。3.假如:假若。假使。4.借用:久假不归。假公济私。不假思索。5.姓。[jià]按照规定或经过批准暂时不工作或不学习的时间:请假。暑假。病假。婚假。春节有三天假。

人:1.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:男人。女人。人们。人类。2.每人;一般人:人手一册。人所共知。3.指成年人:长大成人。4.指某种人:工人。军人。主人。介绍人。5.别人:人云亦云。待人诚恳。6.指人的品质、性格或名誉:丢人。这个同志人很好。他人老实。7.指人的身体或意识:这两天人不大舒服。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。8.指人手、人才:人浮于事。我们这里正缺人。9.(Rén)姓。

辞:1.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。2.言语文词:辞令。修辞。3.告别:辞行。4.不接受;请求离去:辞谢。辞职。5.解雇:辞退。他被老板辞了。6.躲避;推托:万死不辞。不辞辛苦。

色:[sè]1.颜色:红色。绿色。2.脸上的表情:喜形于色。色厉内荏。3.情景;景象:景色。荷塘月色。4.种类:各色货品。花色齐全。5.质量:成色。足色。6.情欲。7.妇女的美好容貌:姿色。色艺双绝。[shǎi]同“色(sè)”。用于一些口语词,如“落(lào)色”“捎(shào)色”等。

成语评论

“假以辞色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,其实说的就是“装出一副好脸色”——明明心里不乐意,但表面上还是笑眯眯的。比如公司里有个同事总爱推活儿,你心里烦得不行,但为了团队和谐,还是得笑着回应:“行啊,这事儿我帮你看看。”这种“表面笑嘻嘻,内心苦兮兮”的状态,就是典型的“假以辞色”。

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种假客气真的有必要吗?”举个例子,亲戚来家里做客,非要拉着你聊家长里短,你困得眼皮打架,但还得点头附和:“是是是,您说得对。”这时候的“假以辞色”就像社交润滑剂,避免直接冲突。不过要是天天这么演,恐怕自己先累趴下了。

那什么时候该用这招?我的经验是:看场合分轻重。比如客户提了个离谱需求,直接怼回去可能丢合作,不如先假装认可:“您的想法很有意思,咱们再细化看看?”既留了面子,又争取了调整空间。但要是朋友总占你便宜还装傻,这时候再“假以辞色”就是委屈自己了。

有人说这是虚伪,我倒觉得更像生存智慧。成年人的世界很难事事直来直往,关键是要守住底线。就像做菜放味精,少量提鲜无妨,全靠它调味可就坏事儿了。偶尔用用“假以辞色”化解尴尬没问题,但长期戴着面具生活,反而容易让人看不清真实的你。

其实比技巧更重要的,是培养真诚的关系。就像邻居王阿姨,有次来借酱油直接说:“我家老头做饭难吃,就馋你这口!”反而比拐弯抹角更让人乐意帮忙。与其费心琢磨怎么“假以辞色”,不如在合适的时候,试着来点坦率的“真人真声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