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jiè
  • miàn
  • diào
  • sā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jiè miàn diào sāng

成语解释:意谓虚有其表。

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·弥衡传》载:汉末弥衡恃才傲物,别人问他对荀彧(字文若)的看法,他认为荀彧虽仪容堂堂,但实则徒有虚表,故答道:“文若,可借面吊丧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讥讽人

繁体字形:借靣弔喪

英文翻译:Mourning on the pretext

借面吊丧的意思

借:1.暂时使用别人的物品或金钱;借进:向他借书。跟人借钱。把笔借给我用一下。2.把物品或金钱暂时供别人使用;借出:借书给他。借钱给人。3.假托:借故。借端。4.凭借;利用:借助。借手(假手)。5.(有时跟“着”连用)引进动作、行为所利用或凭借的时机、事物等:借着灯光看书。借出差的机会调查方言。“藉”

面:1.头的前部;脸:面孔。面带微笑。2.向着;朝着:背山面水。这所房子面南坐北。3.物体的表面,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:水面。地面。路面。圆桌面儿。面儿磨得很光。4.当面:面谈。面洽。面交。5.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:鞋面儿。这块布做里儿,那块布做面儿。6.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,有长有宽,没有厚。7.部位或方面:正面。反面。片面。全面。多面手。面面俱到。8.方位词后缀:上面。前面。外面。左面。西面。9.a)用于扁平的物件:一面镜子。两面旗子。b)用于会见的次数:见过一面。10.姓。11.粮食磨成的粉,特指小麦磨成的粉:白面。豆面。小米面。玉米面。高粱面。12.粉末:药面儿。胡椒面儿。13.面条:挂面。切面。汤面。一碗面。14.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:面倭瓜。煮的红薯很面。这个瓜是脆的,那个瓜是面的。

吊:1.悬挂:门前吊着两盏红灯笼。2.祭奠死者或慰问死者的家属等:吊丧。3.用绳子向上提或向下放:把篮子吊下来。4.收回:吊销。5.给皮桶子加面或里子:吊皮袄。6.把球轻轻打到对方防守薄弱的地方:吊底线。打吊结合。7.量词。旧时钱币单位。一千个制钱或值一千个制钱的铜币数量叫一吊。

丧:[sàng]1.丢掉;失去:丧尽天良。丧权辱国。2.情绪低落;失意:懊丧。颓丧。[sāng]跟死了人有关的(事情):丧事。治丧。

成语评论

借面吊丧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怪,但背后的故事挺有意思。它讲的是一个人去参加葬礼,自己明明没带祭品,却临时借了别人的面粉来假装哀悼。说白了,就是形容那些做表面功夫、虚情假意的人。

比如老张在单位听说领导母亲去世,赶紧买了花圈去慰问,结果转头就对同事说:“哎其实我和老太太根本不熟,但这时候得让领导记住我啊!”这种刻意讨好的行为,就像成语里“借”来的面粉——看似真诚,实则连情感都是现成的道具。

为什么有人要“借面”呢?

咱们身边总有这样的人:明明对某件事漠不关心,却要装出悲痛欲绝的样子。就像小王听说邻居家宠物狗走失,特意买了狗粮上门安慰,其实他私下说:“这家人最近刚升职,搞好关系总没错。”这种功利性社交背后,藏着现代人害怕被孤立的焦虑——与其说他们在表演悲伤,不如说在购买人际关系保险。

真眼泪和面粉团有什么区别?

记得三姑奶奶的葬礼上,表弟哭得比亲儿子还惨。后来才知道他惦记着老人留下的老宅。这种“面粉式悲伤”就像超市的速冻饺子,外形饱满却少了手作的温度。反观二叔默默收拾遗物的样子,虽然没掉眼泪,但谁都能感受到他攥着旧怀表时手指的颤抖。

我倒觉得现代社会更需要“带面粉”的勇气。不是说都要真情流露,而是别把面粉当主食。就像同事小美直接说“我和王总不熟,但需要帮忙随时叫我”,反而比那些假哭的更让人舒服。毕竟真诚的客套,也好过虚伪的深情。

下次看见有人带着“面粉”来吊丧,或许可以递给他擀面杖:“既然都带来了,要不咱们包顿饺子?”生活这场大戏,有时候需要点破不说破的智慧。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
"借面吊丧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