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iè jìng guān xíng
成语解释:借:凭借。比喻参考和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。
成语出处:《刘子新论 贵言》:“人目短于自见,故借镜以观形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
繁体字形:借鏡觀形
英文翻译:Look through the mirror
借:1.暂时使用别人的物品或金钱;借进:向他借书。跟人借钱。把笔借给我用一下。2.把物品或金钱暂时供别人使用;借出:借书给他。借钱给人。3.假托:借故。借端。4.凭借;利用:借助。借手(假手)。5.(有时跟“着”连用)引进动作、行为所利用或凭借的时机、事物等:借着灯光看书。借出差的机会调查方言。“藉”
镜:1.用来映照形象的器具:镜子(亦指“眼镜”)。镜台。镜匣。镜奁。铜镜。穿衣镜。2.利用光学原理制造的各种器具,上面的镜片一般用玻璃制成:镜头。镜片。眼镜。胃镜。凸镜。凹镜。三棱镜。望远镜。显微镜。3.监察,借鉴:镜戒。4.照耀:“荣镜宇宙”。
观:[guān]1.看:观看。走马观花。坐井观天。2.景象或样子:奇观。改观。3.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:乐观。悲观。世界观。[guàn]1.道教的庙宇:道观。白云观。2.(Guàn)姓。
形:1.形状:圆形。方形。图形。地形。2.形体;实体:有形。无形。形影不离。3.显露;表现:喜形于色。形诸笔墨。4.对照:相形见绌。5.姓。
「借镜观形」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?简单来说,就是通过别人的经验或反馈来反观自己。比如,有人指出你说话太直容易伤人,这时候别急着反驳,不妨先想想:对方的话是不是一面镜子,照出了自己没注意到的缺点?
为什么我们需要「借镜观形」?想象你在迷宫里走路,如果只顾盯着脚下,很容易撞墙;但要是墙上挂面镜子,就能提前看到转角情况。工作中同事的提醒、朋友偶尔的吐槽,其实都是这样的镜子。比如某次团队会议上,小李突然说:「你刚才的提议可能忽略客户的实际需求。」虽然当时有点尴尬,但事后复盘发现确实如此——这面「镜子」帮我避免了项目走偏。
有人可能会问:「自己反思不行吗?非要靠别人?」其实就像理发师没法给自己剃头,我们很难完全客观看待自己。记得刚带团队时,我觉得已经足够耐心,直到有个实习生私下说:「您每次布置任务都像在赶时间。」这句话让我意识到,原来自己无意识的小动作会给新人压迫感。没有这面「镜子」,可能现在还在纳闷为什么新人总显得紧张。
生活中如何用好这面镜子?有个实用方法:把别人的反馈当礼物。收到批评时先别急着拆包装(辩解),而是认真看看礼盒里装的是什么(真实问题)。去年邻居抱怨我家狗叫太吵,开始觉得对方小题大做,后来安装监控才发现,白天没人在家时狗狗确实会焦虑吠叫。正是这面「邻居镜」让我找到了训练宠物的更好方式。
最后想说,镜子照出的未必都是美好,但选择擦亮镜子而不是打碎它的人,往往成长得更快。下次听到逆耳之言,不妨试试这个思维转换:对方正在免费送你一面看清自我的镜子,这可比买化妆镜划算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