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dào zài gān gē
成语解释:倒:把锋刃向里倒插着;载:陈设,放置;干戈:古代的两种兵器,泛指武器。把武器倒着放起来,比喻没有战争,天下太平。
成语出处:《礼记·乐记》:“倒载干戈,包之以虎皮……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得用兵也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;指停止作战
繁体字形:倒載干戈
英文翻译:To fight back
倒:[dǎo]1.竖立的东西躺下来:摔倒。墙倒了。倒塌。倒台。打倒。卧倒。2.对调,转移,更换,改换:倒手。倒换。倒车。倒卖。倒仓。倒戈。[dào]1.位置上下前后翻转:倒立。倒挂。倒影。倒置。2.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:倒水。倒茶。3.反过来,相反地:倒行逆施。反攻倒算。倒贴。4.向后,往后退:倒退。倒车。5.却:东西倒不坏,就是旧了点。
载:[zǎi]1.年:一年半载。三年五载。千载难逢。2.;刊登:登载。刊载。转载。载入史册。载于该刊第五期。[zài]1.装载:载客。载货。汽车上载满了乘客。载誉归来。2.运输工具所装的东西:卸载。过载。3.充满(道路):风雪载途。怨声载道。4.姓。5.又;且:载歌载舞。
干:[gàn]1.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:树干。骨干。2.指干部:调干。干群关系。3.做(事):实干。干活儿。埋头苦干。4.能干;有能力的:干练。干才。5.担任;从事:他干过厂长。6.事情变坏;糟:要干。干了,钥匙忘在屋里了。[gān]1.古代指盾牌:干戈。2.姓。3.冒犯:干犯。4.牵连;涉及:干连。干涉。相干。5.追求(职位、俸禄等):干禄。6.水边:江干。河干。7.天干:干支。8.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(跟“湿”相对):干燥。干柴。油漆未干。衣服晾干了。9.不用水的:干洗。干馏法。10.加工制成的干的食品:饼干。葡萄干儿。豆腐干儿。把萝卜晒成干儿。11.空虚;空无所有:外强中干。钱都花干了。12.只具形式的:干笑。干号(háo)。13.属性词。指拜认的(亲属关系):干妈。干儿子。14.徒然;白:干着急。干瞪眼。干打雷,不下雨。15.形容说话太直太粗(不委婉):你说话别那么干。16.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人难堪:我又干了他一顿。17.慢待;置之不理:主人走了,把咱们干起来了。
戈:1.古代兵器,横刃,用青铜或铁制成,装有长柄。2.姓。
哎呦,这成语“倒载干戈”听起来有点古风啊,到底啥意思?说白了,就是打完仗把兵器倒过来放,表示停战不打了。比如有人写历史小说时可能会说:“两国君主握手言和,倒载干戈,边境百姓终于能喘口气了。”你看,这画面感是不是立马就有了?
那问题来了,这成语只能用来形容打仗吗?嘿,还真不是!现在咱也能用它比喻生活里的矛盾化解。比如同事吵架后和好,老板开玩笑说:“你们俩倒载干戈了啊?会议室可算不用当战场了。”你品,你细品,是不是挺接地气?
话说回来,为啥古人非要“倒着”放兵器?我琢磨着啊,这动作本身就有仪式感——兵器朝下,既表示彻底结束争斗,又暗含“不想再捡起来用”的决心。像《三国演义》里刘备入川后安抚民心,就有种“倒载干戈”的智慧,毕竟得天下容易守天下难嘛。
现在人用这成语,其实藏着个小期待:希望冲突别反复。就像小区广场舞大妈和夜跑族达成协议后,物业贴告示写“双方倒载干戈,音响音量控制在中档”,哎,这可比贴十张“禁止喧哗”管用多了!
要我说啊,“倒载干戈”的精髓不在动作本身,而在背后的心态转变。现在网上动不动就“键盘大战”,要是大家吵完能有个“倒载干戈”的仪式,估计网络环境能清爽不少。毕竟嘛,放下武器的手,可比举着武器的手有力量多了。
最后提一嘴,这成语用好了特别提气。比如国际新闻里说“多国代表倒载干戈,达成气候协议”,听着就比“签署协议”更有历史厚重感。所以说啊,老成语也能玩出新花样,关键看咱怎么活学活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