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hǐ 使
  • wén
  • shā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shǐ wén fù shān

成语解释:使:派,令;负:背。派蚊子去背山。比喻力不胜任。

成语出处:《庄子·应帝王》:“其于治天下也,犹涉海凿河,而使蚊负山也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;指力不胜任

繁体字形:使蚊負山

英文翻译:Make mosquitoes fly

使蚊负山的意思

使:1.派遣;支使:使唤。使人去打听消息。2.使用:使拖拉机耕地。这支笔很好使。使上点肥料。3.让;叫;致使:办事使群众满意。加强质量管理,使产品合格率不断上升。4.假如。5.奉使命办事的人:使节。大使。公使。特使。学使(科举时代派到各省去主持考试的官员)。

蚊:蚊子,昆虫。一般指水生孑孓的成虫。雌虫吸人、畜的血液,能传染疟疾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等。也泛指一些双翅类小昆虫,如瘿蚊、摇蚊,有的是农业害虫。

负:1.背(bēi):负荆。负重。2.担负:负责任。身负重任。3.依仗;倚靠:负隅。负险固守。4.遭受:负伤。负屈。5.享有:久负盛名。6.亏欠;拖欠:负债。7.背弃;辜负:负约。忘恩负义。有负重托。8.失败(跟“胜”相对):胜负。负于客队。9.属性词。小于零的(跟“正”相对):负数。负号。10.姓。

山:1.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:高山。山顶。2.像山的东西:冰山。3.蚕蔟:蚕上山了。4.山墙:房山。

成语评论

使蚊负山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奇怪?蚊子那么小,怎么可能背得动一座山呢?其实,这正是成语的精妙之处——它用夸张的比喻,形容让能力极其有限的人或物去承担完全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
举个生活中的例子:公司突然让刚入职的实习生独自负责一个跨国项目,既要协调海外团队,又要三天内拿出业绩报告。这就像“使蚊负山”,看似给机会,实则忽略了现实条件。结果呢?实习生熬夜加班仍漏洞百出,团队反而得花更多时间补救。

有人可能会问:“为什么不直接说‘强人所难’,非要用蚊子和大山作比喻?”其实,具象化的场景更能引发共鸣。蚊子的脆弱与高山的庞大形成强烈反差,让人瞬间理解任务与执行者之间的荒谬错位。比如家长逼着五岁孩子解微积分,或者要求社区便利店三个月赶上电商巨头的销量,这些都属于现代版的“使蚊负山”。

个人观察发现:这种现象往往源于两种心态。一种是“激励论”——认为压力能激发潜能,却忘了蚂蚁练不出大象的力气;另一种是“资源错配”——决策者既不了解任务难度,也不清楚执行者的真实能力。就像让自行车装火箭引擎,不仅飞不起来,还可能车毁人亡。

但换个角度看:某些创新恰恰诞生于“不可能的任务”。就像二十年前有人说“手机能代替电脑”会被嘲笑,但正是看似荒唐的设想推动着突破。关键是要区分盲目指派与理性挑战——前者是让蚊子背山,后者是给蚊子装上智能起重机。

当下职场中,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开始用“登山装备思维”替代简单粗暴的“使蚊负山”。比如给新人配导师、将大目标拆解为阶梯小任务。毕竟,珠峰不是用来背的,而是用来攀登的——只要有合适的路径和装备,小蚊子也能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