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hǐ zhì shǐ yǒng
成语解释:使:用。用人所长,以收其功。
成语出处:《新唐书·侯君集传》:“军法曰:‘使智使勇,使贪使愚,故智者乐立其功,勇者好行其志,贪者邀趋其利,愚者不计其死。’是以前圣使人,必收所长而弃所短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人
繁体字形:使智使勇
英文翻译:Use wisdom and courage
使:1.派遣;支使:使唤。使人去打听消息。2.使用:使拖拉机耕地。这支笔很好使。使上点肥料。3.让;叫;致使:办事使群众满意。加强质量管理,使产品合格率不断上升。4.假如。5.奉使命办事的人:使节。大使。公使。特使。学使(科举时代派到各省去主持考试的官员)。
智:1.有智慧;聪明:明智。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。2.智慧;见识:足智多谋。智勇双全。吃一堑,长一智。3.姓。
使:1.派遣;支使:使唤。使人去打听消息。2.使用:使拖拉机耕地。这支笔很好使。使上点肥料。3.让;叫;致使:办事使群众满意。加强质量管理,使产品合格率不断上升。4.假如。5.奉使命办事的人:使节。大使。公使。特使。学使(科举时代派到各省去主持考试的官员)。
勇:1.勇敢:勇武。奋勇。越战越勇。智勇双全。2.清朝称战争时期临时招募,不在平时编制之内的兵:散兵游勇。3.姓。
“使智使勇”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?先来看个例子:团队遇到难题时,领导让擅长分析的同事负责制定方案,同时派行动力强的小组去执行——这就是“使智使勇”的典型场景。聪明人出主意,勇敢者去冲锋,各展所长才能事半功倍。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要区分使用智慧和勇气?举个例子,家里水管爆了,这时候先关总闸是“用智”,而冲进积水里维修就是“使勇”。如果反着来,没关闸就冲进去修,反而会让情况更糟。这说明解决问题需要看清什么时候该动脑,什么时候该动手。
有个有趣的现象:现代企业管理中,很多公司会把“使智使勇”升级成制度。比如技术公司设立研发部(智)和运维部(勇),研发团队专注创新突破,运维团队24小时待命处理突发问题。这种分工模式让企业既能保持创新活力,又能快速应对危机。
个人觉得,这个成语的智慧不仅适用于大事,日常生活也常见。比如教育孩子时,与其吼叫着逼他写作业(纯用勇),不如先一起分析学习难点(用智),再鼓励他自己完成练习(用勇)。这种先理清思路再付诸行动的节奏,往往能取得更好效果。
值得注意的是,智与勇并非对立关系。就像医生做手术,既需要精准判断病情(智),也需要果断下刀切除病灶(勇)。二者结合才能创造最佳结果。生活中那些既能冷静思考,又敢于行动的人,往往都是解决问题的能手。
下次遇到两难选择时,不妨停下来问自己:这个时刻更需要智慧的分析,还是勇敢的行动?答案往往就藏在问题本身的特点里。把握住这个思维开关,你会发现很多看似复杂的事情,其实都有最适合的解决路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