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pèi wéi zì huǎn
成语解释:韦:皮带。身佩熟牛皮以提醒自己要像熟牛皮那样软韧。比喻警惕自己的缺点、错误,避免重新出现
成语出处: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观行》:“西门豹之性急,故佩韦以自缓;董安于之性缓,故佩弦以自急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警惕
繁体字形:珮韋自緩
英文翻译:Peiwei self relief
佩:1.(把小巧的东西)带(挂、别、系等)在身上某一部分:佩刀。胸前佩着纪念章。腰间佩着一支手枪。2.心悦诚服:钦佩。3.古时系在衣带上的饰物:玉佩。
韦:1.皮革。2.姓。
自:1.自己:自动。自卫。自爱。自力更生。自言自语。自告奋勇。自顾不暇。不自量力。2.自然;当然:自不待言。公道自在人心。两人久别重逢,自有许多话说。3.姓。4.从;由:自小。自此。自古。自远而近。自北京出发。选自《人民日报》。来自各国的朋友。
缓:1.迟;慢:迟缓。缓步。缓不济急。2.延缓;推迟:缓办。缓期。这事缓几天再说。3.缓和;不紧张:缓冲。缓急。4.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:昏过去又缓过来。蔫了的花,浇上水又缓过来了。
你听说过“佩韦自缓”这个成语吗?它背后藏着什么有趣的故事呢?这个成语出自《汉书·丙吉传》,原意是古人佩戴韦皮(柔软的熟牛皮)提醒自己改掉急性子。比如有人总因着急搞砸事情,可能会说:“我得学学‘佩韦自缓’,先深呼吸再行动。”
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和现代生活有什么关系?”举个例子,同事小张开会时总打断别人发言,后来他在笔记本封面写了“等三秒再开口”,这就是用具体方法践行“佩韦自缓”。生活中越是追求效率的人,反而更需要这种自我提醒——就像给手机设勿扰模式,反而能更专注处理重要消息。
有人疑惑:“强行改变性格不会很累吗?”其实重点不在压抑本性,而是建立缓冲机制。我见过一位创业者在办公桌摆沙漏,每次要发火前就翻转计时,90秒后情绪自然平复。这种“物理外挂”比单纯说教有效得多,毕竟人都是视觉动物,具象化的提示更能触发行为改变。
为什么古人用韦皮而不是其他东西?这涉及到触觉记忆的力量。皮质物品的柔软质感,能让人联想到“以柔克刚”的智慧。就像有人焦虑时捏解压玩具,现代版的“佩韦自缓”可以是一枚温润的玉石,或是手机壁纸上的一句提示语。工具在变,但人性对温和引导的需求从未改变。
值得思考的是:在智能提醒泛滥的今天,我们是否更需要主动设计的“慢信号”?我常建议团队在冲刺项目时,故意在日程表插入15分钟空白段。这就像给思维装上安全气囊,毕竟真正的效率不是一直加速,而是知道何时该轻踩刹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