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kǒu
  • shèng
  • xī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fó kǒu shèng xīn

成语解释:形容言语温厚,心地慈善

成语出处:清·梁绍壬《两般秋雨庵随笔》第二卷:“送子观音殿对云:‘我费尽一片婆心……’佛口圣心,自然入妙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人的心肠

繁体字形:佛口聖心

英文翻译:Buddha's holy heart

佛口圣心的意思

佛:[fó]1.梵语“佛陀”,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,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:佛爷。佛像。借花献佛。2.指“佛教”(世界主要宗教之一):佛家。佛寺。佛老。佛经。佛龛。佛事(佛教徒诵经、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)。[fú]1.〔仿佛〕同“仿”。2.古同“”,违背,违反。[bì]古同“”,辅弼。[bó]古同“”,兴起。

口:1.嘴。2.出入通过的地方:门口。海口。3.特指港口。也特指长城的关口:转口。出口转内销。口外。古北口。4.行业;系统;专业方向:对口支援。文教口。专业不对口。5.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:碗口儿。瓶子口儿。6.指人口:户口。拖家带口。7.指口味:口重。8.破裂的地方:裂口。疮口。9.刀剑等的锋刃:刀卷口了。10.骡、马、驴等的年龄(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):这匹马六岁口。11.量词。用于人,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:三口人。一口猪。两口缸。

圣:1.最崇高的:圣地。神圣。2.称学识或技能有极高成就的:圣手。诗圣。3.指圣人:圣贤。4.封建社会尊称帝王:圣上。圣旨。5.宗教徒对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称:圣经。圣灵。6.姓。

心:1.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。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,稍偏左方,呈圆锥形,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,内部有四个空腔,上部两个是心房,下部两个是心室。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。也叫心脏。2.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、感情等:心思。心得。用心。谈心。一心一意。你心想到哪里去了?3.中心;中央的部分:江心。圆心。重心。4.二十八宿之一。5.姓。

成语评论

佛口圣心”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夸人慈悲善良,其实恰恰相反。它形容一个人嘴上说着漂亮话,心里却藏着算计,典型的“说一套做一套”。比如公司会议上,领导拍着胸脯说“员工健康最重要”,转头就取消了所有人的年假。这时候同事私下嘀咕:“真是佛口圣心,好话都让他说尽了。”

有人可能会问:“为什么现实中总出现这种表里不一的人?”其实这和人性中的自我保护本能有关。比如朋友小张嘴上说“你穿这件衣服挺好看”,转头却和别人吐槽“这颜色显胖”——他可能既不想当面伤人心,又想通过背后议论获得小圈子的认同感。不过这种“两面话”一旦被戳穿,反而会破坏信任。

换个角度看,佛口圣心的现象也给我们提了个醒:判断一个人不能只听其言。去年邻居王阿姨逢人就夸自家儿媳孝顺,结果被撞见在超市里对着电话大吼“让她搬出去住”。生活中遇到特别爱说漂亮话的人,不妨多观察他们的实际行动,就像老话说的“听其言而观其行”。

值得思考的是,为什么这个成语用“佛”和“圣”作比喻?或许因为宗教形象本身带有理想化色彩,而现实中完美无缺的圣人根本不存在。就像电视剧里那个总把“公司是大家庭”挂在嘴边的老板,最后被曝出克扣员工奖金——这种反差反而让成语的讽刺意味更加鲜明。

在我看来,与其纠结别人是否佛口圣心,不如先管好自己的言行一致。去年帮客户设计方案时,我主动指出了预算超支的风险,虽然当时可能少赚了提成,但后来客户反而主动介绍了新项目。真诚或许不如漂亮话讨喜,但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信任,才是人际关系里最牢固的桥梁。

下次遇到满口仁义道德的人,不妨在心里打个问号。毕竟真正的善意不需要华丽的包装,就像山间的清泉不需要加糖也足够解渴。与其被表面的佛口圣心迷惑,不如学会在平凡日常中寻找那些“说得少做得多”的实在人,这样的相处反倒更让人安心。

"佛口圣心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