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hé zhì yú cǐ
成语解释:怎么会到这样的境地。指怎么会到了这种地步
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·李密传》:“请斩之以谢众,方可安辑。玄感曰:‘何至于此?’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分句;用于感慨等
繁体字形:何至于此
英文翻译:Why
何:[hé]1.疑问代词(a.什么,如“何人?”b.为什么,如“何必如此?”c.哪样,怎样,如“何不?”“何如?”d.哪里,如“何往?”e.发表反问,如“何乐而不为?”)。2.副词,多么:何其壮哉!3.姓。[hè]古同“荷”,担。[hē]古同“呵”,谴责。
至:1.到:至今。自始至终。至死不屈。2.至于:甚至。3.极;最:至为感谢。你要早来,至迟下星期内一定赶到。
于:1.a)在:她生于1949年。来信已于日前收到。黄河发源于青海。b)向:问道于盲。告慰于知己。求救于人。c)给:嫁祸于人。献身于科学事业。d)对;对于:忠于祖国。有益于人民。形势于我们有利。e)自;从:青出于蓝。出于自愿。f)表示比较:大于。少于。高于。低于。g)表示被动:见笑于大方之家。2.后缀。a)动词后缀:合于。属于。在于。至于。b)形容词后缀:勇于负责。善于调度。易于了解。难于实行。“於”3.姓。
此:1.这;这个(跟“彼”相对):此人。此时。由此及彼。此呼彼应。2.表示此时或此地:就此告别。谈话就此结束。从此病有起色。由此往西。3.这样:长此以往。当时听劝,何至于此。
成语“何至于此”常用来表达对某件事发展到不可挽回局面的感叹。比如:同事因沟通不畅大吵一架,事后有人摇头:“早点儿把话说开,何至于此?”这句话既点出了问题根源,又暗含了事态本可避免的惋惜。
这个成语背后藏着怎样的思维逻辑?其实它像面镜子,照出人们对因果关系的直觉判断。当我们说“何至于此”时,往往已经看到错误决策像滚雪球般带来的连锁反应。就像学生连续三天熬夜打游戏,考试当天病倒考场,老师痛心道:“合理安排时间,何至于此?”
但要注意,这个判断可能存在“后见之明偏差”。现实中很多糟糕结果,在发生前往往征兆并不明显。某创业团队资金链断裂时,投资人惋惜“早该缩减规模”,可身处其中的人当时可能真没意识到风险积累的速度。这提醒我们:与其事后感慨,不如在过程中建立风险预警机制。
个人认为,这个成语最有价值之处在于它催生反思。就像看到邻居因乱扔烟头引发火灾,那句“注意防火,何至于此”的叹息,实际上在提醒所有人:每个微小的选择都可能影响最终结果。当我们学会用“何至于此”的思维倒推,反而能找到预防问题的积极路径。
生活中不妨换个角度看这个成语。当事情已经发生时,懊悔“何至于此”不如思考“何以至此”。就像运动受伤的运动员,与其懊恼“不逞强就好了”,不如复盘训练方法。这种思维转换,能让看似消极的感慨转化为改进的动力源。
最后要警惕成语的局限性。某些重大变故确实难以预料,地震中的房屋倒塌就不能简单用“何至于此”评判。这时候成语就变成了同理心的表达,而非责任归因。语言就像工具箱里的扳手,用得恰当才能发挥真正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