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ì mèng chū jué
成语解释:像刚从梦中醒来。比喻过去一直糊涂,刚刚明白过来
成语出处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54回:“三藏闻言,如醉方醒,似梦初觉,乐以忘忧,称谢不尽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人突然醒悟
繁体字形:似梦初觉
英文翻译:Like a dream
似:[sì]1.像;如同:似是而非。何其相似乃尔。2.副词。似乎;好像:似属可信。貌似有理。3.胜过;超过:人民的生活一天好似一天。[shì]〔似的〕助词。用在名词、代词或动词性词语的后面,表示和某种事物、情况相像:瓢泼似大雨。飞也似跑去。像别人都不知道似。
梦:1.睡眠时局部大脑皮质还没有完全停止活动而引起的脑中的表象活动。2.做梦:梦见。3.比喻幻想:梦想。4.姓。
初:1.开始的:初夏。初冬。2.开始的一段时间:年初。月初。本学期初。3.第一个:初伏。初旬。初一(农历每月的第一天,等于“第一个一”,区别于“十一、二十一”)。初十(农历每月的第十天,等于“第一个十”,区别于“二十、三十”)。4.第一次;刚开始:初试。初出茅庐。初学乍练。5.最低的(等级):初级。初等。6.原来的:初心。初志。初愿。7.原来的情况:和好如初。8.姓。
觉:[jué]1.人或动物的器官受刺激后对事物的感受辨别:感觉。知觉。触觉。视觉。觉察。2.醒悟:觉悟。觉醒。“觉今是而昨非”。[jiào]睡眠(从睡着到睡醒):午觉。睡了一大觉。
生活中总有些时刻让人“似梦初觉”——比如,某天你突然发现,一直以为的“熬夜能提高效率”其实是自我欺骗。第二天头晕脑胀时,才惊觉身体早已发出警告。这种恍然大悟的瞬间,就像从一场混沌的梦里醒来,眼前的世界突然清晰起来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成语和‘恍然大悟’有什么区别?”其实,“似梦初觉”更强调从长期蒙蔽状态中觉醒的过程。就像沉迷游戏的学生某天突然看到父母的白发,那种震撼不仅是瞬间的顿悟,更是对过往行为的彻底反思。
职场中也常见这类场景。小王连续三年重复同样的工作流程,直到参加行业论坛才发现:原以为的“行业标准”早已过时。这种觉醒往往伴随着刺痛感,但正是这种刺痛让人真正开始成长。
我觉得这个成语特别适合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。我们每天都在接收碎片化信息,就像在迷雾中行走。而“似梦初觉”提醒我们:要定期停下来,像抖落露水般清空固有认知,才能避免在旧梦里越陷越深。
有意思的是,科学史上的重大突破往往也源于这种状态。当伽利略通过望远镜看到木星卫星时,地心说的旧世界观轰然崩塌。这种集体性的“似梦初觉”,推动着人类文明不断突破认知边界。
下次当你觉得陷入思维困局时,不妨试着跳出原有框架。就像拉开窗帘让阳光照进房间,或许某个被忽略的细节,正是唤醒清醒认知的那把钥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