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hāng yán zhā yǔ
成语解释:方言。谓说讽刺话。
成语出处:周立波《山乡巨变》上卷:“嫂嫂指鸡骂狗,伤言扎语,家里一天也待不下去了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口语
繁体字形:傷言紥語
英文翻译:To be sarcastic
伤:1.人体或其他物体受到的损坏:作战负伤。探伤仪。2.损害:伤筋动骨。伤感情。3.因故得病:伤风。伤寒。伤食。4.悲哀:伤心。悲伤。5.妨碍:无伤大体。
言:1.话:言语。语言。格言。诺言。发言。有言在先。言外之意。2.说:言之有理。畅所欲言。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。3.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:五言诗。万言书。全书近二十万言。4.姓。
扎:[zhā]1.刺:扎针。扎花。2.驻、扎:扎营。3.钻:扎猛子。[zā]1.捆,缠束:扎辫子。扎腿。2.把儿,捆儿:一扎线。[zhá]〔扎挣〕方言,勉强支持(“挣”读轻声)。
语:[yǔ]1.话:语言。语音。汉语。外语。成语。千言万语。2.说:细语。低语。不言不语。默默不语。3.谚语;成语:语云,“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。”4.代替语言表示意思的动作或方式:手语。旗语。灯语。5.姓。[yù]告诉:不以语人。
说起“伤言扎语”这个成语,可能有人会疑惑:它到底是什么意思?简单来说,它形容那些带刺的话像针一样扎人,比如朋友吵架时说“你反正什么都做不好”,或者家人赌气时抛出一句“就你这样的性格谁会喜欢你”。这些话表面是发泄情绪,实则像暗箭伤人。
为什么人们会用这种语言?有人可能觉得“直接表达情绪更痛快”,但问题在于,伤人的话一旦说出口,关系裂缝就很难修补。比如同事之间竞争时甩出一句“你方案写得这么烂,领导居然没骂你”,看似是“吐槽”,实则贬低对方的价值感。这时候不妨问自己:是逞一时口舌之快重要,还是维护长期关系更重要?
在我的观察中,语言暴力往往源于两种心理:要么用攻击来自我保护,要么把自身焦虑转嫁给他人。就像有次在超市看到小孩哭闹,母亲当众吼“你再闹试试?看谁会喜欢你”,这其实暴露了她作为家长的无力感。与其用尖刻言语武装自己,不如试着说“你现在很难过对吗?我们想想怎么办”——把指责换成共情,很多矛盾其实能找到出口。
语言就像刻刀,既能雕琢美好,也能留下伤痕。下次想说伤人的话前,不妨让这句话在脑子里转三秒。你会发现,那些真正重要的人和事,其实值得更温柔的对待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