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cāng huáng chū táo
成语解释:仓皇:匆忙,慌张。慌慌张张地外出逃跑。
成语出处:南唐·李煜《破阵子》:“最是仓皇离庙日,教坊犹奏别离歌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;指逃跑
繁体字形:倉皇出逃
英文翻译:run away in panic
仓:1.收藏谷物的建筑物:米仓。粮仓。仓储。仓房。2.姓。
皇:1.传说中的上古帝王:三皇。2.皇帝;封建君主。3.大:皇皇巨著。4.古又同“遑”。5.古又同“惶”。
出:1.从里面到外面(跟“进、入”相对):出来。出去。出门。出国。出院。2.来到:出席。出场。3.超出:出轨。出界。不出三年。4.往外拿:出钱。出布告。出题目。出主意。5.出产;产生:出煤。出木材。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。6.发生:出问题。这事儿出在1962年。7.出版: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。8.发出;发泄:出芽儿。出汗。出天花。出气。9.引文、典故等见于某处:语出《老子》。10.显露:出名。出面。出头。出洋相。11.显得量多:机米做饭出饭。这面蒸馒头出数儿。12.支出:出纳。量入为出。13.跟“往”连用,表示向外:散会了,大家往出走。14.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,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:三出戏。15.趋向动词。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、显露或完成:看得出。看不出。拿出一张纸。跑出大门。看出问题。做出成绩。
逃:1.逃跑:追歼逃敌。2.躲避:逃荒。逃学。
哎哟,说到“仓皇出逃”这个成语,你可能会想到电影里那些主角被追得满街跑的场景吧?比如《猫和老鼠》里汤姆被杰瑞整蛊后,夹着尾巴从厨房窜出去的画面——那真是“仓皇出逃”的经典写照!不过话说回来,这个成语到底啥意思?说白了,就是形容人遇到突发状况时慌得连鞋都来不及穿,拔腿就跑的样子。
举个接地气的例子:老王在办公室偷吃同事的零食,结果被监控拍个正着。听到领导脚步声逼近时,他抓起文件袋就往外冲,连椅子都撞翻了。你猜同事咋说?“老王这仓皇出逃的架势,不知道的还以为公司着火了呢!”这时候问题来了:为啥要用“仓皇”而不是“匆忙”?哎,区别就在于“仓皇”带着手足无措的慌张感,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,连方向都顾不上看。
再比如历史故事里的楚汉相争,项羽被围垓下时带着残兵连夜渡江。史书记载他“弃甲曳兵而走”,这画面是不是特别符合“仓皇出逃”的气质?不过有人可能会问:这种成语只能用在负面场景吗?其实未必!比如地震演习时,老师带着孩子们有序撤离,虽然动作迅速但不算“仓皇”;可要是演习时突然真地震了,大家下意识往外冲的状态,反而更贴近成语的本意——那种突如其来的慌乱感才是关键。
我个人觉得啊,这个成语特别适合形容现代人的“社死瞬间”。就像上周咖啡厅里,有个小哥想给暗恋对象送花,结果认错人把花塞给了保洁阿姨。等反应过来时,他满脸通红夺门而出的样子,简直把“仓皇出逃”演成了真人秀。你看,这种糗事谁没经历过?关键是要记住:慌乱归慌乱,事后能笑着自嘲才是真本事。
最后唠叨一句,遇到突发状况时,咱们尽量别真活成成语主人公。就像老话说的“三思而后行”,但真要碰上火烧眉毛的事——该跑还得跑!只不过跑之前记得系鞋带,毕竟摔个狗啃泥的话,仓皇出逃可就变成搞笑名场面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