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cóng cháng shāng yì
成语解释:犹言从长计议。
成语出处:《水浒传》第六八回:“[苏定]也道:‘梁山泊吴用那厮,诡计多谋,不可轻敌,只宜退守;待救兵到来,从长商议。’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;用于不急于作出决定
繁体字形:従長商議
英文翻译:give the matter further thought and discuss it later
从:[cóng]1.依顺:顺从。盲从。从善如流。2.采取,按照:从优。3.跟随:愿从其后。4.跟随的人:侍从。仆从。5.参与:从业。从政。投笔从戎。6.由,自:从古至今。从我做起。7.次要的:主从。从犯。8.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:从父(伯父、叔父的通称)。9.中国魏以后,古代官品(有“正品”和“从品”之分,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)。10.姓。[zòng]1.古同“纵”,竖,直。2.古同“纵”,放任。
长:[cháng]1.两点之间的距离大(跟“短”相对)。a)指空间:这条路很长。长长的柳条垂到地面。b)指时间:长寿。夏季昼长夜短。2.长度:南京长江大桥气势雄伟,铁路桥全长6772米。3.长处:特长。取长补短。一技之长。4.(对某事)做得特别好:他长于写作。5.(旧读zhàng)多余;剩余:长物。6.姓。[zhǎng]1.领导人:部长。校长。乡长。首长。2.生:长锈。山上长满了青翠的树木。3.生长;成长:杨树长得快。这孩子长得真胖。4.增进;增加:长见识。长力气。吃一堑,长一智。
商:1.商量:协商。2.商业:经商。3.商人:行商。4.除法所得的结果:八除以二的商是四。5.朝代名(约前1600—前1046)。汤灭夏后建立。建都亳(bó,今河南商丘),国号商。以后多次迁都,至盘庚迁都殷(今河南安阳小屯一带),故商朝又称殷朝,也称殷商。传到纣,为周所灭。6.古代五音(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)之一。相当于简谱的“2”。
议:1.讨论;商量:自报公议。2.意见:建议。提议。3.评论:物议。无可非议。
说到“从长商议”这个成语,大家可能第一反应是:“这词儿听着挺正式,到底啥意思啊?”说白了,它就是告诉咱们遇到大事别急着拍脑袋,得慢慢讨论、仔细规划。比如最近朋友老王想辞职创业,我直接来一句:“这事儿得从长商议啊!”为啥这么说?你懂的,创业风险大,总不能一拍大腿就掏钱吧?
举个接地气的例子:公司要搞个新项目,领导开会时敲着桌子说:“咱们今天得从长商议,先把未来三年的市场变化捋清楚!”这时候你可能会问:“为啥非要‘从长’不可?”嘿,因为短期利益容易蒙眼,长期视角才能避开坑啊!就像打游戏开地图,看得远才能少踩雷。
不过有人要杠了:“现在社会节奏这么快,哪有时间慢慢商议?”这话乍听有道理,但咱得看事情分量。比如家里买学区房,总不能刷个短视频就下单吧?我表姐当初看房看了半年,硬是把周边学校、交通、物业问了个底朝天。结果你猜咋样?现在孩子上学走路十分钟,房价还涨了30%!所以说啊,“慢决策”有时候反而是“快结果”。
想起历史上著名的“隆中对”,诸葛亮跟刘备一聊就是大半天,这不就是古代版的从长商议么?要是刘备当时急着拉队伍打仗,哪还有后来三分天下的局面?反观现在某些网红产品,火得快凉得更快,说到底就是缺了“从长”这根弦。
个人觉着吧,这个成语特别适合咱们这代人。信息爆炸的时代,动不动就“五分钟看完”“三秒做决定”,反而容易掉坑里。下次遇到重要选择,不妨先泡壶茶,把手机静音,跟靠谱的人好好掰扯清楚——毕竟人生不是速食面,小火慢炖的汤才香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