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pú pú fēng chén
成语解释:仆仆:行路劳累的样子;风尘:指行旅,含有辛苦之意。形容奔波忙碌,旅途劳累。
成语出处:《太平天国 天情道理书》:“去国立乡,抛妻弃子,数年之间,仆仆风尘,几经劳瘁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偏正式;作谓语;形容奔波忙碌,旅途劳累
繁体字形:僕僕風塵
英文翻译:endure the hardships of travel
仆:[pú]1.旧时受人雇佣、在生活上供役使的人:仆人。女仆。2.谦辞。旧时男子称自己。[pū]向前跌倒:前仆后继。
仆:[pú]1.旧时受人雇佣、在生活上供役使的人:仆人。女仆。2.谦辞。旧时男子称自己。[pū]向前跌倒:前仆后继。
风:[fēng]1.空气流动的现象。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:风向。风速。风级。风险。风波(喻纠纷或乱子)。风雨如磐(a.指风雨不断,天色黑暗,给人以重压的感觉;b.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)。风花雪月(喻堆砌词藻,内容贫乏的的诗文)。2.像风那样迅速、普遍的:风潮。风靡一时。风驰电掣。3.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、习俗:风气。风习。风物(某地特有的景物)。风尚(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)。4.消息,传闻:风传(chuán)(传闻)。闻风而动。5.表现在外的景象、态度、举止:风景。风度。风格(a.气度,作风;b.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、艺术特色)。风骨(a.刚强的气概;b.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)。风致。风采(a.人美好的礼仪举止,亦作“丰采”;b.文采;c.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)。风骚(a.指举止轻佻,如“卖弄风风”,一般指妇女;b.中国的《诗经》和《楚辞》的并称)。6.指民歌、歌谣:国风(《诗经》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)。采风。7.中医学指某些疾病:风瘫。风湿。8.姓。[fěng]古同“讽”,讽刺。
尘:1.飞扬的或停附在物体上的灰土:尘埃。2.佛教道教指现实世界:红尘。尘凡。3.行迹;踪迹:步人后尘。
“仆仆风尘”这个成语,你平时会用吗?比如朋友刚结束长途出差,你可以说:“看他拖着行李箱、头发凌乱的样子,真是仆仆风尘。”这里的“仆仆”形容疲惫,“风尘”则代指旅途中的辛劳,合起来就是奔波忙碌的状态。
有人可能会问:这个词只能用在旅行场景吗?其实不然。比如形容创业者:“他为了跑业务,每天仆仆风尘地见客户,连周末都没休息过。”这里既没有交通工具,也没有具体目的地,但传递出的忙碌感和身体消耗的状态完全吻合。
现代生活中还能用这种老成语吗?我个人的观察是,书面表达中用得更多。比如在新闻报道里:“扶贫干部仆仆风尘走访山区,鞋底都磨破了三层。”既保留文雅感,又能让读者脑补出具体画面。相比直白的“很辛苦”,这种表达更有画面张力。
有个有趣的现象:很多人会混淆“风尘仆仆”和“仆仆风尘”。其实两者意思相通,只是成语结构不同。前者像“带着风尘匆忙赶来”,后者更像“在风尘中奔波”。就像“马不停蹄”和“蹄不沾地”,换个说法而已。
如果用这个成语写作,建议搭配具体细节。比如不说“他仆仆风尘地回来”,而说“他仆仆风尘地推开门,呢子大衣上还沾着西北的沙粒”。细节能让抽象概念落地,就像给成语装上放大镜,让读者看得更真切。
最后提醒大家,这类成语就像调味料,用得好能让文字有滋味,用太多反而显得刻意。下次想形容某人劳顿时,不妨试试这个自带画面感的表达,说不定能让你的描述瞬间生动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