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rén xīn rén shù
成语解释:心地仁慈,医术高明。
成语出处: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今有仁心仁闻,而民不被其泽,不可法于后世者,不行先王之道也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;指称颂医生
繁体字形:仁心仁術
英文翻译:with both a benevolent mind and heart
仁:1.仁爱:仁心。仁政。仁至义尽。2.敬辞,用于对对方的尊称:仁兄。仁弟。仁伯。3.姓。4.果核或果壳最里头较柔软的部分,大多可以吃:杏仁儿。核桃仁儿。花生仁儿。虾仁儿。
心:1.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。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,稍偏左方,呈圆锥形,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,内部有四个空腔,上部两个是心房,下部两个是心室。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。也叫心脏。2.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、感情等:心思。心得。用心。谈心。一心一意。你心想到哪里去了?3.中心;中央的部分:江心。圆心。重心。4.二十八宿之一。5.姓。
仁:1.仁爱:仁心。仁政。仁至义尽。2.敬辞,用于对对方的尊称:仁兄。仁弟。仁伯。3.姓。4.果核或果壳最里头较柔软的部分,大多可以吃:杏仁儿。核桃仁儿。花生仁儿。虾仁儿。
术:[shù]1.技艺:技术。艺术。武术。学术。不学无术。2.方法:战术。权术。心术。3.古代城市中的道路。[zhú]1.〔白术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根状茎可入药。2.〔苍术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根状茎可入药。[shú]古同“秫”,黏高梁。
“仁心仁术”这个词听起来像是形容医生的,但它的含义可不止于此。比如社区里有个志愿者,每周给独居老人送药、陪聊天,邻居夸他“做事有仁心仁术”——这里说的不仅是技术,更是那份设身处地的关怀。
有人问:“仁心仁术只能用在治病救人吗?”当然不是。就像班主任发现学生数学成绩下滑,不仅课后单独补课,还悄悄联系家长了解家庭变故,这就是教育领域的仁心仁术。关键不在于行业,而在于“用专业能力传递善意”的行动逻辑。
现实中常看到这样的矛盾:三甲医院专家每天接诊上百人,难免显得匆忙。这时候有位医生特意把听诊器捂热再接触患者皮肤,这个细节让“仁心仁术”变得具体可感。技术层面的精准诊断是基本功,而多花三秒钟考虑患者感受,才是这个词的精髓。
有个有趣的现象:越是需要技术门槛的领域,仁心仁术越珍贵。比如AI工程师开发老年人智能手环时,坚持把字体放大三倍、操作流程简化五步,虽然增加了开发难度,但能让八旬老人独立使用。这种在专业领域主动“给自己找麻烦”的选择,本质上就是现代版的仁心仁术。
有人质疑:“现在讲究效率至上,仁心仁术会不会拖慢进度?”去年某地暴雨,电工师傅在抢修电路时,发现独居老太家冰箱门没关紧,顺手帮她整理了变质食物。这个“多余”的举动,反而让整个社区更快恢复了正常生活秩序——善意和专业结合时,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协同效应。
观察发现,践行仁心仁术的人往往有个共同点:他们既能看到问题本身,也能看见问题背后的人。就像儿科护士给哭闹的孩子打针时,会变魔术般从口袋里掏出卡通贴纸。这种超越流程的创造性关怀,让冰冷的医疗器械都有了温度。
在自动化越来越普及的今天,仁心仁术反而成为区分机器与人类的关键标尺。当自动驾驶汽车遇到突发状况时选择最小化伤亡的路线,这是算法的精准;而人类司机在同样情况下还会鸣笛示警、打双闪提醒后车,这种带着温度的反应机制,正是我们需要守护的人文内核。
最近听说有位程序员开发了盲文版电子菜单生成器,免费提供给街边小餐馆。这个既需要编码技术又需要共情能力的项目,完美诠释了数字时代的仁心仁术——用专业能力填补社会缝隙,让技术进步真正服务于人的多样性需求。
说到底,仁心仁术不是某个行业的专属勋章。它更像是一种选择:当你有能力快速完成任务时,是否愿意多走半步去关照他人的真实处境。这种选择积累起来,就会让整个社会的运转多一份柔和的韧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