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hí
  • cá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shí xí yǐ cáng

成语解释:什:形容多;袭:重迭。一层又一层把东西包裹起来。形容十分珍重地收藏好物品。同“什袭而藏”。

成语出处: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九十五回:“人家竞相传钞,什袭以藏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;形容极珍重地收藏物品

繁体字形:什襲以藏

英文翻译:treasure a thing by wrapping it up carefully

什袭以藏的意思

什:[shí]1.由十个合成的一组。古代户籍十家为什,军队十人为什,《诗经》的雅、颂十篇为什。2.同“”:什一(十分之一)。什百(十倍或百倍)。3.各种的;杂样的:什锦。什物。4.诗篇:篇什。佳什。[shén]1.〔什么〕疑问代词。2.表示疑问:想什?。干什?3.表示虚指或任指:他仿佛想说什。他什都不怕。

袭:1.趁人不备,突然攻击:侵袭。空袭。2.照样做;继承:因袭。世袭。3.扑过来:寒气袭人。花香袭人。4.量词。用于成套的衣服:棉衣一袭。

以:1.用;拿:以少胜多。晓之以理。赠以鲜花。2.依;按照:以次。以音序排列。3.因:何以知之?。不以人废言。4.表示目的:以广视听。以待时机。5.于;在(时间):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。6.跟“而”相同:城高以厚,地广以深。7.姓。8.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,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,表示时间、方位、数量的界限:以前。以上。三日以后。县级以上。长江以南。五千以内。二十岁以下。

藏:[cáng]1.隐蔽:躲藏。2.收存:藏书。[zàng]1.储放大量东西的地方:宝藏。2.佛教、道教经典的总称:道藏。3.西藏的简称:青藏公路。4.藏族。5.古又同“脏(zàng)”。

成语评论

什袭以藏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,但它背后的意思其实很贴近生活。简单来说,就是把东西一层层包裹起来珍藏,生怕磕着碰着。比如家里老人总爱把压箱底的传家玉镯用绸布包上好几层,再锁进木匣子里,这就是典型的“什袭以藏”。

有人可能会问:现在网购这么方便,东西旧了直接换新,还有必要这么费劲保存吗?其实这个成语的关键不在“藏”,而在“珍视”。就像小时候集齐的卡片、初恋的情书,哪怕它们不再实用,但承载的记忆让它们变得独一无二。比如同事老王搬家时翻出二十年前的毕业纪念册,层层塑料袋套着的本子早已发黄,但里面歪歪扭扭的签名却让他眼眶发酸。

现代人收藏的方式也在进化。有人给手机相册设三重密码存宝宝成长视频,有人用云盘备份工作十年的设计稿。我认识的设计师小林就把每个项目的源文件压缩打包,按年份加密存在五个不同硬盘里,还笑称这是“数字时代的什袭以藏”。

不过话说回来,过度保护反而可能错失美好。就像博物馆里恒温恒湿的展柜固然安全,但也让文物失去了被人触摸感知的温度。有次在古董市场见到个老爷子,他随身揣着祖传的怀表,表壳磨得锃亮却走时精准。“东西嘛,用着用着就有灵性了”,这话让我突然觉得,或许“什袭以藏”之外,更需要学会“什袭以用”。

当我们在讨论如何保存珍贵事物时,其实是在寻找与时间对话的方式。那些被层层包裹的物件,就像琥珀里的昆虫,凝固着某个瞬间的温度和心跳。下次整理旧物时,不妨问问自己:我珍藏的究竟是物品本身,还是它背后那个闪闪发光的自己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