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hí
  • wéi
  • gō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shí wéi wǔ gōng

成语解释:古时兵法,谓以十敌一则围歼之,以五敌一则攻击之。

成语出处:宋·秦观《李陵论》:“古之善用兵者,虽能以寡覆众,而什围伍攻之道未尝忽焉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军事

繁体字形:什圍伍攻

英文翻译:Siege and attack

什围伍攻的意思

什:[shí]1.由十个合成的一组。古代户籍十家为什,军队十人为什,《诗经》的雅、颂十篇为什。2.同“”:什一(十分之一)。什百(十倍或百倍)。3.各种的;杂样的:什锦。什物。4.诗篇:篇什。佳什。[shén]1.〔什么〕疑问代词。2.表示疑问:想什?。干什?3.表示虚指或任指:他仿佛想说什。他什都不怕。

围:1.环绕;包围:围绕。围城。2.四周:周围。外围。3.围子,圈起来作拦阻或遮挡的东西:床围。4.某些物体的周长:腰围。胸围。5.量词。两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合拢起来的长度,或两只胳膊合拢起来的长度为一围:腰大十围。树大十围。

伍:1.古代军队的最小单位,由五个人编成,现在泛指军队:队伍。入伍。行伍。2.同伙的人:羞与为伍。3.“五”的大写。见〖数字〗。4.姓。

攻:1.攻打;进攻(跟“守”相对):围攻。攻城。能攻能守。攻下敌人的桥头堡。2.对别人的过失、错误进行指责或对别人的议论进行驳斥:群起而攻之。攻其一点,不及其余。3.致力研究;学习:专攻。一门心思攻外语。4.姓。

成语评论

说到“什围伍攻”,可能很多人会觉得陌生。其实这个成语出自《孙子兵法》,原意是指用十倍兵力包围敌人、五倍兵力发起进攻,强调在绝对优势下稳扎稳打的战术策略。比如古代战争中,名将白起围困赵军时,就曾用“围而不歼”的方式逐步瓦解对方士气,这正是什围伍攻的典型应用。

有人会问:为什么打仗非要十倍兵力包围?这其实反映了古代军事家的智慧——通过兵力压制形成心理震慑,既能减少己方伤亡,又能迫使对手不战自溃。就像我们下棋时用两个车盯住对方的马,看似“浪费”棋子,实则让对手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。

现代生活中也能找到类似智慧。比如某科技公司开发新产品时,集中80%研发资源攻克关键技术,其余20%资源用于常规维护,这种“压强式突破”正是什围伍攻的变通应用。他们用局部优势建立技术壁垒,最终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。

或许你会疑惑:这种策略会不会导致资源浪费?我的观察是:关键在于找准发力点。就像装修房子时,与其每面墙都刷三层漆,不如先把承重墙加固到位。去年帮朋友策划创业项目时,我们就建议他把70%启动资金投入核心供应链建设,后来这个决策让他们在行业洗牌期存活了下来。

个人认为,什围伍攻的本质是“以强压强”的思维升级。它提醒我们不必在所有领域平均用力,而要学会制造非对称优势。就像学生备考时,与其六门功课都复习到80分,不如让优势科目冲上95分,用特长带动整体成绩突破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这种策略并非万能公式。去年某直播公司盲目投入十倍广告费抢占市场,却忽略了内容质量建设,结果用户留存率持续走低。这告诉我们:兵力优势必须与精准战术配合,就像农民灌溉庄稼,既要保证水量充足,更要懂得开沟引渠。

理解了这个成语,或许下次遇到工作难题时,我们可以先自问:此刻的“兵力”该投向哪里?如何用有限资源创造局部优势?毕竟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,找到属于自己的“十倍包围圈”,往往比四处救火更有战略价值。

"什围伍攻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