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rén shǔ zhī tàn
成语解释:感叹人与人之间的地位悬殊
成语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于是李斯乃叹曰:‘人之贤、不肖,譬如鼠矣,在所自处耳!’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;指人与人的差距
繁体字形:人鼠之嘆
英文翻译:Sigh of human and mouse
人:1.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:男人。女人。人们。人类。2.每人;一般人:人手一册。人所共知。3.指成年人:长大成人。4.指某种人:工人。军人。主人。介绍人。5.别人:人云亦云。待人诚恳。6.指人的品质、性格或名誉:丢人。这个同志人很好。他人老实。7.指人的身体或意识:这两天人不大舒服。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。8.指人手、人才:人浮于事。我们这里正缺人。9.(Rén)姓。
鼠:哺乳动物,种类很多,一般身体小,尾巴长,门齿很发达,没有犬齿,毛褐色或黑色,繁殖力很强,有的能传播鼠疫。通称老鼠,有的地区叫耗子。
之:1.往:由京之沪。君将何之?2.人称代词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宾语):求之不得。取之不尽。操之过急。言之成理。取而代之。有过之无不及。反其道而行之。3.人称代词。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不觉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4.指示代词。这;那:之二虫。之子于钓。5.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组成偏正词组。a)表示领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钟鼓之声。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。b)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:光荣之家。无价之宝。缓兵之计。千里之外。意料之中。十分之九。6.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它的独立性,使变成偏正结构:中国之大。战斗之激烈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如因势利导,则如水之就下,极为自然。
叹:1.叹气:叹息。可叹。长吁短叹。2.吟哦:咏叹。一唱三叹。3.发出赞美的声音:赞叹。叹为奇迹。
“人鼠之叹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奇怪,对吧?老鼠和人怎么会扯上关系呢?其实它背后藏着古人观察生活的智慧。举个例子:小王刚入职时踌躇满志,却发现同事总在背后议论他的方案“不接地气”,他忍不住感慨:“真有人鼠之叹,努力做事反而像老鼠躲着猫。”这时候你可能会问:为什么做好事反而要躲躲藏藏?其实成语想表达的,正是这种“有价值的事物被环境压制”的无奈。
记得小时候帮邻居修自行车,却被误以为偷零件。当时爷爷用烟斗敲着桌子说:“这就是人鼠之叹啊,善举被当贼防。”这句话让我突然明白,原来这个成语不只是说老鼠,更是讲人与人之间的误解。或许我们都当过那只被误会的“老鼠”,也当过那个举着扫把的“人”。
有个特别有意思的历史故事。明朝清官海瑞推行新政时,地方豪强在京城散布谣言,说他“苛待百姓”。皇上派人暗访,却发现百姓偷偷给海瑞送米粮。这不正是典型的人鼠之叹吗?明明在做正确的事,却要承受非议。但换个角度看,百姓的暗中支持又像黑夜里的萤火虫,证明真诚终会被看见。
现实中,我见过最动人的“人鼠之叹”发生在菜市场。卖豆腐的老张总悄悄给孤寡老人留半价,有次被其他摊主嘲讽“装好人”,他却笑说:“老鼠偷粮是天性,人帮人是本分。”这句话让我重新理解成语——或许重点不在叹息,而在明知可能被误解仍坚持善意。这种带点倔强的乐观,才是成语留给我们最珍贵的启示。
下次遇到类似处境时,不妨想想:我们究竟是那只躲在角落的老鼠,还是举着火把照亮角落的人?环境或许暂时昏暗,但每个真诚的举动都在改写故事结局。就像风雨里坚持开花的野蔷薇,看似脆弱,其实藏着改变季节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