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rén yuē huáng hūn
成语解释:人在黄昏时约会。指情人约会。
成语出处:宋·欧阳修《生查子》词:“去年元夜时,花市灯如在昼。月到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。”元·无名氏《云窗梦》第二折:“散了客宾,早教我急煎煎心困,我则怕辜负了人约黄昏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约会等
繁体字形:人約黄昬
英文翻译:date
人:1.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:男人。女人。人们。人类。2.每人;一般人:人手一册。人所共知。3.指成年人:长大成人。4.指某种人:工人。军人。主人。介绍人。5.别人:人云亦云。待人诚恳。6.指人的品质、性格或名誉:丢人。这个同志人很好。他人老实。7.指人的身体或意识:这两天人不大舒服。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。8.指人手、人才:人浮于事。我们这里正缺人。9.(Rén)姓。
约:[yuē]1.提出或商量(须要共同遵守的事):预约。约定。约期。约好五点钟见面。2.邀请:特约。约请。约他来。3.约定的事;共同订立、须要共同遵守的条文:践约。条约。和约。有约在先。4.限制使不越出范围;拘束:约束。制约。5.俭省:节约。俭约。6.简单;简要:由博返约。7.大概:大约。约计。约数。年约十七八。约有五十人。8.约分:5/10可以约成1/2。[yāo]用秤称:约一斤肉。约一约有多重。
黄:1.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。2.指黄金:黄货。黄白之物。3.指蛋黄:双黄蛋。4.象征腐化堕落,特指色情:扫黄。查禁黄书。5.(Huáng)指黄河:治黄。引黄工程。6.(Huáng)指黄帝,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:炎黄。7.姓。8.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:买卖黄了。
昏:1.天刚黑的时候;黄昏:晨昏。2.黑暗;模糊:昏暗。昏黄。昏花。天昏地暗。3.头脑迷糊;神志不清:昏庸。昏头昏脑。4.又同“婚”。
“人约黄昏”这个词,乍一听像是古装剧里的桥段,但放到今天依然有它的生命力。比如:“老张和妻子总爱‘人约黄昏’,每天下班后约在小区门口的咖啡店,两人对坐聊半小时,雷打不动。” 这里不仅指时间,更藏着一种“专属仪式感”。
为什么古人非选“黄昏”约会? 其实这和农耕时代的生活节奏有关。黄昏是劳作后的休憩时刻,天色半明半暗,氛围刚好。比如《西厢记》里张生翻墙见崔莺莺,就选了“月移花影动,疑是玉人来”的黄昏后,既掩人耳目,又添了几分朦胧情愫。
放到现代社会,这个词还能用吗?“项目组‘人约黄昏’定在每周四晚七点视频会议,反而比白天效率更高。” 你看,黄昏不再是单纯的浪漫符号,更成了现代人协调时间的“缓冲带”——既避开了通勤高峰,又让工作交流多了点人情味。
我个人特别喜欢这个词里暗含的“留白哲学”。现在大家习惯用“18:30星巴克见”这种精确表达,但“人约黄昏”故意模糊了具体分秒,反而给期待留出呼吸空间。就像小时候说“放学老地方见”,那种心照不宣的默契,比手机闹钟提醒珍贵得多。
有朋友问:“黄昏约人会不会显得不正式?” 其实这正是它的妙处。新人用“人约黄昏”邀客户喝晚茶,比“19:00商务洽谈”少些压迫感;老夫老妻说“今天老时间老地方”,比直白说“6点奶茶店见”多些温情脉脉。
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:00后反而更爱用这类意象化表达。他们会在社交软件上写“本周人约黄昏,剧本杀车队缺一”,把传统文化符号玩出了新花样。这或许说明,越是快节奏的时代,人们越需要诗意的缓冲剂。
下次路过傍晚的公园,不妨留意那些长椅上并肩的身影。他们可能没看过《牡丹亭》,但那份“天色将暗未暗时,与重要的人共享时光”的心境,早已跨越了千年时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