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hì hé yán zhí
成语解释:事情确实,文辞直捷。语出《汉书 司马迁传赞》:“其文直,其事核。”
成语出处:语出《汉书·司马迁传赞》:“其文直,其事核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繁体字形:事核言直
英文翻译:To tell the truth
事:1.事情:国事。公事。2.事故:出事。平安无事。3.职业:谋事。4.关系;责任:回去吧,没有你的事了。5.从事:大事宣传。6.侍奉;伺候:事亲。不事王侯。
核:[hé]1.果实中坚硬并包含果仁的部分。2.像核的东西:细胞核。3.原子核的简称:核武器。4.仔细地对照、考察:审核。[hú]同“核(hé)”。用于某些口语词,如“梨核”“煤核”等。
言:1.话:言语。语言。格言。诺言。发言。有言在先。言外之意。2.说:言之有理。畅所欲言。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。3.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:五言诗。万言书。全书近二十万言。4.姓。
直:1.成直线的(跟“曲”相对):笔直。马路又平又直。你把铁丝拉直。2.跟地面垂直的(跟“横”相对):直升机。把标杆立直。3.从上到下的;从前到后的(跟“横”相对):直行的文字。屋子很大,直里有两丈,横里有四丈。4.挺直;使笔直:直起腰来。5.公正的;正义的:正直。理直气壮。6.直爽;直截:直性子。心直口快。直呼其名。他嘴直,藏不住话。7.汉字的笔画,即“竖1”8.一直;径直;直接:直达。直到。直哭了一天。直朝村口走去。9.一个劲儿;不断地:他看着我直笑。我冷得直哆嗦。10.姓。
生活中总有些时候需要"事核言直"。比如同事把文件交给你时,你会先核对数据再签字确认,这时候"事核言直"就体现在你的工作流程里——既核实事实,又用明确的语言表达结论。这背后的核心问题是什么?其实就是如何平衡效率与准确性。
记得去年团队做市场分析报告,小李急着交差直接引用了网上的数据。结果会上被领导问得哑口无言,这就是没做到"事核言直"的反面教材。如果我们当时多问一句"这个数据来源可靠吗?",可能就不会闹出乌龙。这让我想到,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"核事"比"传话"更重要。
有人会问:"直来直去不会得罪人吗?"其实关键在表达方式。就像医生既要告知真实病情,又要考虑患者感受。上周邻居王阿姨误信养生谣言,我拿着权威资料给她解释,既核对了科学依据,又用她能理解的话说明,这就是"事核言直"的温暖实践。
工作中最怕遇到模棱两可的情况。上个月供应商报价单出现矛盾数据,采购部小王直接打电话确认:"张经理,A产品单价显示880和980两个数字,以哪个为准?"这种单刀直入的沟通,既避免了错误又节省时间。我发现,越是复杂的事情,越需要简单明了的处理方式。
从个人经验看,"事核言直"就像随身携带的指南针。它既不是鲁莽的直率,也不是刻板的较真,而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真诚沟通。当我们在网络谣言和碎片信息中穿梭时,这种态度能帮我们锚定方向,既保护自己不被误导,也能为他人提供可靠的信息锚点。
下次遇到需要决策的事情,不妨先问问自己:我掌握的信息完整吗?我的表达能让对方准确理解吗?就像做饭前要确认食材是否新鲜,交流前也要确认事实是否准确。这个过程或许会多花五分钟,但能省去后面五小时的解释成本。这样的思维方式,或许就是"事核言直"给现代人最好的礼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