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liǎo bù zhǎng jǐn
成语解释:一点进步也没有。形容没有出息。
成语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酒狂》:“甥了不长进,今且奈何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
繁体字形:了不長進
英文翻译:Never make progress
了:[le]1.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,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。a)用于实际已经发生的动作或变化:这个小组受到了表扬。水位已经低了两米。b)用于预期的或假设的动作:你先去,我下了班就去。他要知道了这个消息,一定也很高兴。2.用在句子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,表示变化或出现新的情况。a)表示已经出现或将要出现某种情况:下雨了。春天了,桃花都开了。他吃了饭了。天快黑了,今天去不成了。b)表示在某种条件之下出现某种情况:天一下雨,我就不出门了。你早来一天就见着他了。c)表示认识、想法、主张、行动等有变化:我现在明白他的意思了。他本来不想去,后来还是去了。d)表示催促或劝止:走了,走了,不能再等了!。好了,不要老说这些事了![liǎo]1.完毕;结束:了结。了账。没完没了。一了百了。不了了之。这事儿已经了啦!2.放在动词后,跟“得、不”连用,表示可能或不可能:办得了。做得了。来不了。受不了。3.完全(不);一点(也没有):了不相涉。了无惧色。了无进展。4.姓。5.明白;懂得:了然。了解。明了。了如指掌。
不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长:[cháng]1.两点之间的距离大(跟“短”相对)。a)指空间:这条路很长。长长的柳条垂到地面。b)指时间:长寿。夏季昼长夜短。2.长度:南京长江大桥气势雄伟,铁路桥全长6772米。3.长处:特长。取长补短。一技之长。4.(对某事)做得特别好:他长于写作。5.(旧读zhàng)多余;剩余:长物。6.姓。[zhǎng]1.领导人:部长。校长。乡长。首长。2.生:长锈。山上长满了青翠的树木。3.生长;成长:杨树长得快。这孩子长得真胖。4.增进;增加:长见识。长力气。吃一堑,长一智。
进:1.向前或向上移动、发展,与“退”相对:前进。上进。推进。跃进。进退。进取。进击。进驻。进行(xíng)。进而。2.入,往里去:进见。进谒。进谗。3.吃,喝:进食。进餐。滴水未进。4.收入或买入:进账。进货。日进斗金。5.奉上,呈上:进言。进奉。进献。6.旧式房院层次,这所宅子是两进院。
“了不长进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严厉,但生活中确实常遇到类似的情况。比如小明每天上班摸鱼刷短视频,下班打游戏到半夜,同事劝他学点新技能,他却摆摆手说:“现在这样也挺好的。”几年过去,同龄人升职加薪,他还在原地踏步。这时候大家难免感叹:“唉,真是了不长进!”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有些人明明有机会进步,却选择停滞不前?其实背后藏着“舒适区陷阱”。就像温水里的青蛙,当改变带来的不确定性比现状更让人恐惧时,人们宁愿选择熟悉的平庸。邻居张阿姨总说想学广场舞,但三年了还在说“等有空再学”,本质上不是没时间,而是害怕跳出自己的安全圈。
不过“了不长进”真的是坏事吗?我倒觉得要分情况看。厨师老王二十年守着街角小店,菜式从没变过,可街坊就爱这口老味道。这种“不进步”反而成了核心竞争力。关键要分清是主动选择坚守,还是被动逃避成长。就像智能手机迭代太快,有人追新款,有人用老人机照样活得滋润,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。
如何打破消极的“了不长进”?试试“微改变策略”。想健身不必非办年卡,每天做5个深蹲开始;想读书先定每周10页的小目标。上周遇到个外卖小哥,等餐间隙用手机软件背单词,他说:“每天记住三个新词,两年就能赶上大学生词汇量。”这种把大目标切碎的执行力,正是破解成长困局的钥匙。
观察身边那些持续进步的人,往往有个共同点:他们把成长当作日常习惯而非突击任务。就像小区里的李爷爷,七十岁开始学国画,现在作品挂满了老年活动室。进步从来不怕晚,怕的是用“了不长进”当借口自我麻醉。给自己种下“可能性的种子”,说不定哪天就会开出意想不到的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