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luàn qióng suì yù
成语解释:指雪花。
成语出处:明 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一回:“(武松)正在雪里,踏着那乱琼碎玉归来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宾语;指雪花
繁体字形:亂瓊碎玉
英文翻译:scattered and broken jade -- snow
乱:1.没有秩序和条理:乱七八糟。2.武装骚扰:兵乱。叛乱。3.使混乱;使紊乱:捣乱。以假乱真。4.任意;随便:不许乱扔纸屑。
琼:1.美玉,泛指精美的东西:琼浆。琼楼玉宇(华丽的房屋)。2.海南的别称。
碎:1.完整的东西破成零片零块:碗摔碎了。2.使碎:碎石机。碎尸万段。3.零星;不完整:碎布。琐碎。4.絮烦;唠叨:嘴太碎。
玉:1.矿物,不透明和半透明的集合体。化学成分是硅酸铝钠。硬度大。如白玉、墨玉、青玉、碧玉、和田玉、岫岩玉等,主要用作雕刻工艺美术品。2.比喻洁白美丽:亭亭玉立。3.敬辞。称对方的身体或行动:玉体。玉成。
“乱琼碎玉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散落的琼玉和碎掉的玉石”,常用来形容雪花纷飞的场景,或者比喻文字华美但结构松散。比如这样一段描写:
“清晨推开窗,只见漫天雪花如乱琼碎玉般倾泻而下,远处的山峦、近处的枯枝,全被镀上了一层银边。”这里用“乱琼碎玉”既突出了雪花的晶莹剔透,又暗含了无序却自然的美感。
这时候可能有人会问:“既然琼玉代表珍贵,为什么用‘乱’和‘碎’来形容?”其实这正是成语的巧妙之处——雪花虽散乱细碎,却因纯净无瑕而显得珍贵。生活中许多看似零散的事物,比如孩童随手画的涂鸦、老照片里泛黄的记忆,不也藏着这种矛盾的美吗?
再举个例子:有人评价某篇文章“辞藻如乱琼碎玉,读来却不知所云”。这里成语的含义就转向了批评——文字虽美,却缺乏逻辑框架。这让我想到,写作就像拼贴艺术,碎片化的灵感需要一根隐形的线来串联,否则再闪亮的珠子也成不了项链。
个人看来,“乱琼碎玉”的两种用法恰恰反映了观察视角的差异:自然景象的“无序美”是客观存在,而文字创作的“散乱感”则需要主观把控。这或许能启发我们:面对灵感迸发时,既要像孩子一样捕捉碎片,也要像工匠一样打磨整体。
最后不妨思考:如果让李白用“乱琼碎玉”写诗,会是什么效果?或许会是“疑是银河落九天”的狂放,配上“云想衣裳花想容”的精致——毕竟真正的艺术,往往能在混沌与秩序之间找到平衡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