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mǎi mǎ zhāo bīng
成语解释:见“买马招军”。
成语出处:《再生缘》第三回:“今中既到山中住,少不得,买马招兵尽壮怀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扩军
繁体字形:買馬招兵
英文翻译:Buy horses and recruit soldiers
买:1.购买;拿钱换东西。与“卖”相对。2.用金钱或其他手段拉拢:收买。买通。
马:1.哺乳动物,头小,面部长,耳壳直立,颈部有鬣,四肢强健,每肢各有一蹄,善跑,尾生有长毛。是重要的力畜之一,可供拉车、耕地、乘骑等用。皮可制革。2.大:马蜂。马勺。3.姓。
招:1.打手势叫人来:招唤。招呼。招手上车。2.用公开的方式使人来:招集。招收。招纳。招贤。招聘。招兵买马。3.应接:招待宾客。4.引来:招惹。招引。招揽。招致。5.承认自己的罪行:招供。招认。不打自招。6.同“着”。7.摇动:招摇(故意张大声势,引人注意)。
兵:1.战士;军队:当兵。兵种。2.军队中的最低等级:上等兵。3.武器:兵工厂。短兵相接。4.关于军事或战争的:兵书。纸上谈兵。
提到"买马招兵"这个成语,很多人会疑惑:它到底是什么意思?其实这原本是"招兵买马"的演变说法,现在常用来比喻聚集力量、筹备资源。比如某创业公司刚拿到融资,老板在会议上说:"咱们现在要抓紧招兵买马,把技术团队和市场部都充实起来。"
这个成语为什么能流传至今?核心在于它精准捕捉了"蓄力待发"的状态。就像准备远行的人既要挑选良驹,又要组建队伍,任何大事都需要人力和资源的双重准备。举个现代例子:社区要组织春节联欢会,张阿姨在业主群里号召:"咱们得抓紧买马招兵啦,会唱歌的、能跳舞的、懂布置场地的都来报名!"
有人可能会问:现在都互联网时代了,这个成语还适用吗?其实内核始终相通。去年我参与过新项目启动,负责人就常说:"现在正是招兵买马的关键期,大家要多引荐优秀人才。"这时候的"马"可以理解为技术设备,"兵"则是专业人才,古今智慧在新时代有了新的载体。
值得注意的是,使用这个成语时容易混淆主次。正确的逻辑应该先有人再有马,就像先组建团队再配置资源。有位餐饮创业者分享过教训:"刚开始光顾着买顶级厨具,结果厨师团队没组建好,设备都成了摆设。"这提醒我们:资源整合需要科学排序。
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,"招兵买马"的方式也在进化。远程协作让"买马"可以是订阅云端服务,"招兵"也能通过线上社群完成。但无论形式如何变化,那种未雨绸缪、积极筹备的精气神,始终是做成事情的关键。就像春天播种前要备好农具和种子,任何事业的起点都需要这样的准备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