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mǎi
  • tiě
  • jī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mǎi tiě sī jīn

成语解释:喻不切实际的贪心妄想。

成语出处:明·徐复祚《一文钱》第三出:“有一等浊爱缠心,盲修瞎炼,期望身后升天。这便是买铁思金,定见沉沦永劫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人贪心

繁体字形:買鐵思金

英文翻译:Buy tiesikin

买铁思金的意思

买:1.购买;拿钱换东西。与“卖”相对。2.用金钱或其他手段拉拢:收买。买通。

铁:1.金属元素,符号Fe(ferrum)。银白色,质硬,延展性强,纯铁磁化和去磁都很快,含杂质的铁在湿空气中容易生锈。是炼钢的主要原料,用途很广。2.指刀枪等:手无寸铁。动铁为凶。3.形容坚硬;坚强;牢固:铁拳。铁汉子。铁饭碗。他俩关系很铁。4.形容强暴或精锐:铁蹄。铁骑。5.形容确定不移:铁定。铁的事实。铁案。6.形容表情严肃:他铁着个脸,没有一丝笑容。7.姓。

思:[sī]1.想,考虑,动脑筋:思想(a.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;b.想法,念头;c.思量)。思忖。思索。思维。沉思。寻思。见异思迁。2.想念,挂念:思念。思恋。相思。3.想法:思绪。思致(新颖独到的构思、意趣)。构思。4.姓。[sāi]〔于思〕多胡须的样子,如“自捋颔下,则于思者如故矣”。

金:1.俗称金子。金属元素,符号Au,原子序数79。赤黄色,有光泽,质软,延展性最强,化学性质稳定,易传热和导电。常用作合金、硬币、装饰品等。通称黄金。2.金属:五金。3.钱:现金。助学金。4.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:鸣金收兵。金鼓齐鸣。5.比喻尊贵、珍贵:金口玉言。6.像金子一样的颜色:金发(fà)。金灿灿。7.朝代名(1115—1234)。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。建都会宁(今黑龙江阿城南),后迁都中都(今北京)、开封。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。

成语评论

买铁思金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奇怪,对吧?铁和金的差距明摆着,怎么会有人买了铁还想着金子呢?举个生活中的例子:小明想学弹吉他,结果花大价钱买了把限量版电吉他,却连最基本的和弦都没练过。朋友问他为什么不先练习,他理直气壮地说:“设备到位了自然就会弹了!”你看,这就是典型的“买铁思金”——把工具当结果,忽略了核心能力的积累。
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人们容易陷入这种行为?其实这和大脑的“捷径思维”有关。当我们面对复杂目标时,总想找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当抓手。比如想提升职场竞争力,很多人第一时间报高价课程、买名牌电脑,却很少花时间梳理自身优势。这种“先买铁再找金”的心态,本质上是用行动上的勤奋掩盖思考上的懒惰。

记得我刚工作那会儿,总爱买各种效率手册。皮质封面的、带时间轴的、甚至能语音记录的,书架上摆了一排。直到有天领导问我:“你记录这么多,真正落实了几条?”我才恍然大悟——记录本身不是目的,改变才是。工具再精美,若没有行动转化,终究是块生铁。

那怎么避免这种情况呢?有个简单的方法:在做决定前先问自己“这个动作离目标近了几步”。想健身就别急着买跑鞋,先养成每天运动十分钟的习惯;想写作就别纠结用什么键盘,从每天写三百字开始。金子往往藏在持续的行动里,而不是前期的准备中。

现代社会充斥着各种“买铁”诱惑,商家都在兜售“拥有即成功”的幻觉。但真正珍贵的东西,从来都不是能直接购买的。就像种花的人知道,再漂亮的花盆也代替不了阳光雨露的滋养。当我们学会把注意力从工具转向过程,或许就能在寻常事物中发现真金。

"买铁思金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