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hū fú zhòu shuǐ
成语解释:书:书写;符:符篆;水:神水。泛指道士作法的迷信活动
成语出处: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前集·秦少游》:“高斋以谓‘少游尝为道士,书符咒水’,又诬也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宗教等
繁体字形:書符呪水
英文翻译:Book charm water
书:1.写字;记录;书写:书法。大书特书。振笔直书。2.字体:楷书。隶书。3.装订成册的著作:一本书。一部书。一套书。丛书。新书。古书。书店。4.书信:家书。书札。5.文件:证书。保证书。说明书。挑战书。白皮书。6.姓。
符:1.符节:兵符。虎符(虎形的兵符)。2.代表事物的标记;记号:符号。音符。3.符合(多跟“相”或“不”合用):两个数目相符。他所说的与事实不符。4.道士所画的一种图形或线条,声称能驱使鬼神、给人带来祸福:护身符。画了一张符。5.姓。
咒:1.某些宗教或巫术中用以除灾或降祸的口诀:符咒。念咒。2.说希望别人不得好结果的话:咒骂。咒人死。3.发誓的话:赌咒。
水:1.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,化学式H2O。无色、无味、无臭的液体,在标准大气压(101325帕)下,冰点0℃,沸点100℃,4℃时密度最大,为1克/毫升。2.河流:汉水。淮水。3.指江、河、湖、海、洋:水陆交通。水旱码头。水上人家。4.(水儿)稀的汁:墨水。药水。甘蔗的水儿很甜。5.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:贴水。汇水。外水。6.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: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。7.姓。
“书符咒水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神秘,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其实它源自道教文化,指的是用写符咒、念咒语的方式祈求神灵庇护或驱邪避灾。比如古代郎中给人治病时,可能会在纸上写下特殊符号,再洒水念咒,认为这样能“驱散病气”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种操作真的有用吗?”这个问题其实要看从什么角度理解。从现代科学角度看,符咒本身当然没有治疗效果,但它承载了古人对健康的朴素愿望和心理慰藉——就像现在有人戴护身符一样,更多是精神层面的寄托。
举个生活化的例子:小明考试前紧张得睡不着觉,奶奶悄悄在他书包里塞了张写着“逢考必过”的黄纸。这本质上就是“书符咒水”的现代变体,虽然知道是心理暗示,但握着纸条的小明确实多了几分踏实感。
有意思的是,这个成语现在常被用来形容“看似神秘实则无效的方法”。比如同事老张总用各种风水摆件调节办公室WiFi信号,大家就会调侃:“您这是搞书符咒水呢?不如直接重启路由器实在!”
我个人觉得这类成语就像文化活化石。它们提醒着我们:人类在探索未知时,总会先创造自己能理解的解释方式。就像古人用符咒对抗疾病,现代人用科技解决问题,本质上都是应对世界的一种努力——只是认知工具在不断升级而已。
下次在古装剧里看到道士挥笔画符的镜头,不妨多留意这个细节。那些翻飞的墨迹不仅是剧情道具,更承载着千百年来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以及用智慧与想象力解决问题的独特思维路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