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jiǔ
  • shì
  • tó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jiǔ shì tóng jū

成语解释:九世:九代。九代人居住在一起不分家

成语出处:《新唐书·孝友传序》:“张公艺九世同居,北齐东安王乐、隋大使梁子恭躬慰抚,表其门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大家庭

繁体字形:九丗同居

英文翻译:Cohabitation of the ninth generation

九世同居的意思

九:1.八加一后所得的数目。见〖数字〗。2.从冬至起每九天是一个“九”,从一“九”数起,二“九”、三“九”,一直数到九“九”为止:数九。冬练三九,夏练三伏。九尽寒尽。3.表示多次或多数:九霄。九泉。三弯九转。九死一生。4.姓。

世:1.时代:近世。当世。2.人的一生:一生一世。3.一代传一代的:世医。世交。4.指有世交关系的:世叔。5.一代一代父子相承而形成的辈分:第十五世孙。6.世界;社会:举世无双。公之于世。7.地质年代分期的第四级。如新生代第四纪分成更新世和全新世。

同:[tóng]1.相同;一样:同类。同岁。同工同酬。大同小异。条件不同。同是一双手,我为什么干不过他?2.跟…相同:同上。同前。“弍”同“二”。3.共同:一同。会同。陪同。4.一同;一齐(从事):同甘苦,共患难。我们俩同住一个宿舍。5.引进动作的对象,跟“跟”相同:有事同群众商量。6.引进比较的事物,跟“跟”相同:他同哥哥一样聪明。今年的气候同往年不一样。7.表示与某事有无联系,跟“跟”相同:他同这件事无关。8.表示替人做事,跟“给”相同:这封信我一直同你保存着。你别着急,我同你出个主意。9.表示联合关系,跟“和”相同:我同你一起去。10.姓。[tòng]见〖胡同〗。

居:1.住:居民。分居。2.住的地方;住所:迁居。民居。故居。3.在(某种位置):居左。居首。4.当;任:居功。以专家自居。5.积蓄;存:居积。奇货可居。6.停留;固定:变动不居。岁月不居。7.用于某些商店的名称(多为饭馆):同和居。沙锅居。8.姓。

成语评论

九世同居”这个成语听起来像家族版“超级大团圆”——九代人挤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,没闹分家,没红过脸。这么夸张的情节是真的吗?举个例子:“他们公司团队合作得像九世同居的老张家,新老员工互相补位,连午休时间都主动帮同事热饭。”这里用“九世同居”夸的不是血缘关系,而是团队凝聚力。

有人可能会问:“九代人住一起不打架吗?”其实成语源自唐朝张公艺家族的真实故事。当时皇帝都好奇秘诀,张公艺默默写了100个“忍”字。但“忍”不是憋屈,更像是“主动给台阶下”的智慧——比如现代家庭里,爷爷要看京剧,孙子要打游戏,折中方案可能是周末上午看戏,下午开黑。

当代社会里,“物理同居”已不现实,但精神内核仍能发光。比如社区微信群:“我们楼栋微信群简直是微型九世同居,80后帮老人团购降压药,00后大学生教小孩写编程作业。”这种跨代互助,不就是现代版的“同居”智慧吗?

个人觉得,“九世”更像是个象征数字,重点在“不同世代如何共处”。就像现在年轻人常说的“代沟”,其实换个角度看,爷爷奶奶刷短视频学网购的样子,和当年父母学用智能手机的笨拙如出一辙。每个时代都在重复“学习与包容”的课题。

有个反常识的观察:九世同居的成功,可能恰恰因为古代家族有明确的分工体系。就像现在创业公司,CTO管技术,COO管运营,CFO管钱袋子。唐朝张氏家族把这种分工细化到“谁管祭祀、谁管田产”,用制度保障情感。这提醒我们:再好的关系也需要清晰的边界感

最后看个跨国案例:“欧洲某环保组织像九世同居的东方家族,90岁生态学家与16岁气候罢课少年同台演讲,两代人用不同语言守护同一个地球。”当“同居”概念突破血缘和国界,人类对和谐共处的追求,或许正是这个成语留给21世纪最珍贵的启示。

九世同居的造句

  1. 造句 张公艺九世同居,唐高宗听后大为惊奇。
  2. 造句 ‘寿张历史上有个张公艺,九世同居,有没有这回事?’刘传友同志答:‘有。
  3. 造句 你们郑家怎么能九世同居合食三千子?郑叔悦回答:我们永尊祖训,有家规168条。
  4. 造句 宗祠周边又有孝感泉,九世同居碑亭、东明书院、老佛社、建文井等古迹,内容丰富,蔚成壮观。
  5. 造句 按照《重辑始祖九世同居传》所言,“公”是张艺的“庙号”。
  6. 造句 喜兔送福,福到你家,愿新年新气象,吉利又安康:一本万利、二人同心、三元及第、四季平安、五谷丰登、六合同春、七子团圆、八仙上寿、九世同居、十全富贵。兔年大吉大利!
  7. 造句 受中国几千年礼教思想的洗礼,父辞子继,累世不衰的家族才是当世人所推崇的,像张公艺九世同居,历世旌表的掌故,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表率。
  8. 造句 “百忍”之说还有一个故事,说是唐代,张氏先祖张公艺,一门九世同居,家庭美满和睦。
  9. 造句 “陈家的谷子”不过是当地民间的一个形象的说法,其实令陈家扬名于世的是“九世同居”的大家庭。
  10. 造句 “百忍”这个堂号出自唐高宗时期的山东寿张人张公艺家族,以“九世同居”而受到唐高宗的称赞,其族人因皇帝称许“百忍”精神而以“百忍”为堂号。

"九世同居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