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chéng jiān sì xì
成语解释:同“乘间抵隙”。
成语出处:宋·王谠《唐语林·言语》:“或恐诸王公主,谒见频频,乘间伺隙;复恐女谒用事,臣下阴谋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钻空子
繁体字形:乗閒伺隙
英文翻译:Take advantage of time
乘:[chéng]1.骑;坐(交通工具):乘马。乘车。2.趁;就着:乘便。乘隙。3.运算方法之一。最简单的是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的数的运算。4.佛教的教理和教派:大乘。小乘。[shèng]1.量词。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为一乘:千乘之国。2.春秋时晋国的史书。后泛指一般史书:史乘。野乘。
间:[jiān]1.方位词。中间:彼此间。同志之间。两国之间。2.方位词。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:田间。人间。晚间。一刹那间。3.一间屋子;房间:里间。车间。衣帽间。4.房屋的最小单位:一间卧室。三间门面。5.姓。“閒”[jiàn]1.空隙:乘间。2.嫌隙;隔阂:亲密无间。3.隔开;不连接:间隔。黑白相间。4.挑拨使人不和;离间:反间。5.拔去或锄去(多余的苗):间萝卜苗。“閒”
伺:[sì]侦察;守候:窥伺。伺机。[cì]1.〔伺候〕2.旧指侍奉或供役使。3.照料:伺病人。
隙:1.缝隙;裂缝:墙隙。门隙。云隙。2.(地区、时间)空闲:隙地。空隙。农隙(农闲)。3.漏洞;机会:无隙可乘。4.(感情上的)裂痕:嫌隙。有隙。
“乘间伺隙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,但说白了就是“找机会、钻空子”。比如你上班摸鱼,趁老板转身倒咖啡的工夫偷偷刷手机——这不就是典型的“乘间伺隙”吗?不过别误会,这成语可不全是贬义,关键看用在哪。
有人问:“这成语和‘见缝插针’有啥区别?”举个例子吧。比如你创业做电商,发现某个小众需求没被满足,于是快速推出一款产品填补市场空白——这叫“见缝插针”。但如果是竞争对手系统出现漏洞,你趁机挖走他们的客户,这就更接近“乘间伺隙”的意味了。
历史故事里也有经典案例。赤壁之战前,黄盖假装投降曹操,趁着对方放松警惕的空当发动火攻,堪称军事版的“乘间伺隙”。这告诉我们,有时候主动创造“间隙”比被动等待更重要。
现实中,我倒觉得这个成语提醒我们保持敏锐度。比如同事总抱怨项目推进难,但小李发现跨部门协作的流程漏洞,主动提出优化方案,结果被破格提拔。机会往往藏在别人忽视的细节里,关键是用积极的心态去发现。
当然也要注意分寸。就像玩密室逃脱时,找到机关缝隙能快速通关,但硬撬锁就可能触发警报。生活中“乘间伺隙”的智慧,在于既能发现突破口,又守住底线。毕竟,真正的聪明人知道哪些空隙值得钻,哪些雷区不能碰。
下次看到地铁口共享单车摆放混乱,别光吐槽。有人会联系运维公司承包整理服务,这不就是化问题为商机的例子?世界就像块瑞士奶酪,到处都是孔洞,重要的是学会用建设性的方式填补它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