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chéng
  • yún
  • xí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chéng yún xíng ní

成语解释:比喻地位高下悬殊。

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·逸民传·矫慎》:“虽乘云行泥,栖宿不同,每有西风,何尝不叹!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较

繁体字形:乗雲行泥

英文翻译:Riding the clouds and mud

乘云行泥的意思

乘:[chéng]1.骑;坐(交通工具):乘马。乘车。2.趁;就着:乘便。乘隙。3.运算方法之一。最简单的是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的数的运算。4.佛教的教理和教派:大乘。小乘。[shèng]1.量词。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为一乘:千乘之国。2.春秋时晋国的史书。后泛指一般史书:史乘。野乘。

云:1.说:人云亦云。不知所云。2.表示强调:岁云暮矣。3.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、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。4.指云南:云腿(云南宣威一带出产的火腿)。5.姓。

行:[háng]1.行列:双行。杨柳成行。2.排行:您行几?。我行三。3.行业:内行。同行。在行。懂行。改行。各行各业。干一行,爱一行。行行出状元。4.某些营业机构:商行。银行。车行。5.用于成行的东西:一行字。几行树。两行眼泪。[hàng]见〖树行子〗。[héng]见〖道行〗。[xíng]1.走:步行。人行道。日行千里。2.古代指路程:千里之行始于足下。3.指旅行或跟旅行有关的:行装。行程。行踪。西欧之行。4.流动性的;临时性的:行商。行营。5.流通;推行:行销。发行。风行。6.做;办:举行。执行。试行。行医。行不通。简便易行。行之有效。7.表示进行某项活动(多用于双音动词前):另行通知。即行查复。8.(旧读xìng)行为:品行。言行。罪行。兽行。9.可以:行,咱们就照这样办吧。算了,把事情说明白就行了。10.姓。

泥:[ní]1.土和水混合成的东西。2.像泥的东西:印泥。枣泥。[nì]1.用灰、泥等涂塞:泥墙。泥炉膛。2.死板;不灵活:拘泥。

成语评论

乘云行泥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,但它其实描述了一种跨越不同境遇的状态。什么是“乘云行泥”呢?简单来说,它可以比喻一个人既能享受云端的高处风光,也能坦然面对脚下的泥泞现实。比如有人事业腾飞时不忘基层经历,或在顺境中仍保持危机感,这就是一种“乘云行泥”的智慧。

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种状态在现实中真的存在吗?”举个例子,一位创业者拿到融资后,依然每天亲自回复用户反馈。他既能为公司规划宏图(乘云),又能俯身解决琐碎问题(行泥),这种平衡恰恰体现了成语的核心:不因位置变化而丢掉务实的态度。

再比如,学生考上名校后,如果只沉浸在“光环”中,可能逐渐脱离实际;但若能在学习前沿知识的同时,继续用笨功夫打基础,便是“乘云行泥”的生动实践。这背后其实藏着一条朴素道理:无论境遇如何变化,脚踏实地的能力永远比浮于表面的姿态更重要。

有人或许会疑惑:“为什么要强调这种反差?”我的观察是,现代社会容易让人陷入单一状态——要么沉迷舒适区,要么被压力困住。而“乘云行泥”更像一种提醒:高处时不飘,低处时不怨,才能在变化中站稳脚跟。就像登山者既会欣赏山顶的日出,也懂得系紧鞋带准备下一段路程。

说到实际应用,我认为关键在于心态调整。去年我参与一个项目,初期数据亮眼时团队有些浮躁,后来主动用“乘云行泥”反思:数据好不代表能躺平,反而需要更细致地优化细节。这种思维方式帮助我们在后续遇到瓶颈时,更快找到了突破口。生活没有永久的云端,也没有永远的泥潭,能在两者间自由切换的人,往往走得更稳更远。

"乘云行泥"的相关成语